天天健康

"毒食物"真的有那麼多嗎

網上論壇中時有調侃"廣大勞動人民已百毒不侵"、"三鹿奶粉渾不怕,瘦肉豬精納命來"……聽著有始無終的戲鬧之言,不禁讓人想到毒食物源源不斷進入腸胃的可怕場景。但"毒食物"真有那麼多嗎?真如人們所認為已經到了萬物三分毒的地步?

食物本身的問題,無需過度誇張渲染

食品安全事件涵蓋的範圍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調味品生薑、花椒之類到早餐的饅頭、豆漿,還有日常所吃的菜肴,韭菜、海鮮、大米、油等,甚至包括了老少鹹宜的速食、各種水果、蔬菜,都在安全監測的火眼金睛之下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安全問號。

將那些食物貼上"有毒"的標籤,其實也並非空穴來風。但將"毒"詮釋得無孔不入卻有些誇張。

經調查在嬰兒米粉被查出含有砷元素之後,人們即刻聯想到米粉中的砷元素必定與大米有脫不了的干係,而"隱姓埋名"的黑心商家卻將有毒的魔爪伸向了無辜的小孩子,不滿與憤恨衝擊著人們的心靈,原本理性的大腦也被各種難以名狀的負面情緒溢滿。因此人們便武斷地認為嬰兒所食用的米粉是毒藥,甚至認為嬰兒所食其它食物也不見得安全。

但先放下對米粉的成見,不去人云亦云。細心調查就會發現,那些有毒的米粉來自水稻,而水稻自身就是一種能夠集聚砷元素的植物。有人認為若是自家種植的水稻,定然是綠色健康的,可以避免有毒物質。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不會同所想那樣絕對綠色健康。因為砷在水稻自種植那一刻便有,不是健康種植就可避免的。所以,唯一可希望的是儘量減少,卻無法杜絕它。並且國家

已給出明確標準,每千克體重大米中砷的攝入量在150微克以下,就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