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治療牛皮癬的中藥秘方
1方 [藥物] 川槿皮500克,好燒酒5000克,榆面120克。 [制法] 川槿皮勿見火,曬燥研末,與榆面共用酒浸泡,七日為度。 [用法] 不時蘸灑搽擦。用於治牛皮癬。 [出處] 《養生經驗合集》。 2方 [藥物] 百部1
2012-11-16 13 -
脾胃 吳鞠通醫案
許 四十七歲 癸亥二月二十日 脈弦而緊,弦則木旺,緊則為寒,木旺則土衰,中寒則陽不運,土衰而陽不運。故吞酸噯氣,不寐不食,不饑不便,九竅不和,皆屬胃病。濁陰蟠踞中焦,格拒心火,不得下達,則心熱如火,議苦辛通法。小枳實(三錢) 淡吳萸
2012-11-16 16 -
長命百歲“何首烏”的故事
何首烏,又名夜交藤、何首烏葉,其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紅褐色至暗褐色。中藥何首烏有生首烏與制首烏之分:生首烏功能解毒(載瘧)、潤腸通便、消癰;制首烏功能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 也許大家不知,其實何首烏原本是一個人
2012-11-16 12 -
有關“懸壺濟世”的“壺”
成語“懸壺濟世”是指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之意。其實,在古代的“壺”就是葫蘆,它是用來盛酒、水之類的器皿,那它怎麼和醫生扯上關係的呢?這裡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東漢時期,有個叫費長房的人見一老翁在街上賣藥,凡吃過他的藥的
2012-11-16 17 -
具有綜合性質的臨床醫著 《中藏經》
《中藏經》,又名《華氏中藏經》,它是一部綜合性質的臨床醫學著作。舊署華佗所作,具體成書年代不詳。又名鄧處中者嘗為該書作序,言此書系從華氏寢室遺藏中獲得,然語多怪誕,頗不足信,且《隋書》及新舊《唐書》均未著錄,疑為六朝人所作,特假託華佗
2012-11-16 15 -
中醫“以毒攻毒”思想的由來
有趣的是,最早把這種免疫思想付諸於實踐,並最早從事免疫學研究的先驅,竟是醉心於煉丹的道教徙葛洪。 葛洪,字稚川,別號樸子。他從小就喜歡讀醫書和煉丹書,長大後,更在熱衷於煉丹術的同時,潛心研究醫術,並成了東晉有名的醫學家,老百姓有什麼
2012-11-16 17 -
專家詳解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以水分為主體,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津和液異同:津與液皆來源於水穀精微,但二者在性狀、分佈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質地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入血脈之內,起滋潤
2012-11-16 11 -
專家 嚼服枸杞口中津液長生
1.每日飲食幹稀結合,儘量多喝湯湯水水,注意不宜過鹹,否則會加重口幹,還應避免辛辣食物。 2.多吃酸味的新鮮蔬果,如山楂、杏、獼猴桃、草莓等,它們富含粗纖維,需經充分咀嚼方能下嚥,而咀嚼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但有胃病或胃酸
2012-11-16 19 -
談中醫中的五色五味與五行
例如紅色、黃色、綠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見的顏色,酸、甜、苦、辣、鹹五味是人們日常飲食中永遠離不開的滋味,按照中醫理論中的“取類比象”的方法,把學說與環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結合起來,環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對於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2012-11-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