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期心理問題可影響職業
據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兒童心理健康水準可能影響日後職業之路。 研究的物件是8243名英國同齡男女,他們在1958年3月的同一周內出生,並擁有較完整的心理健康記錄。研究人員發現,年幼時表現出過度悲傷、焦慮和畏懼情緒的兒童日後更有可能在工作中
2015-03-24 13 -
孩子喜歡啃手機舔桌子家長應留意
一提“精神病”三個字,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立即是一幅瘋癲、號叫的淒慘場景。而在很多人眼中,精神病專科醫院裡的生活神秘又陌生。 精神病專科醫院裡的病人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醫護人員每天如何跟一群精神失常的病人相處?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那些原本正
2015-03-24 13 -
總穿粉衣裳小心女寶得公主病
最近和朋友聊起她給4歲的女兒買兒童套房的事兒,前兩天,她看中了一個粉色款甚是喜歡,想買來送給女兒做生日禮物,但是不知道這個顏色對她好不好,一直猶豫不決。在我的印象中,朋友的女兒長得乖巧可人,性格文靜,但有點兒膽小。想想性格溫柔,又是女孩兒
2015-03-24 14 -
日常生活中不良飲食習慣 既傷身又傷腎
四種飲食習慣最傷腎1不愛喝水。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生成尿液,當人體內水分過多或過少時,由腎臟對尿量進行調節,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
2015-03-24 8 -
讓寶寶金口常開的小妙招
語言既是人類智力發展的一個顯著標誌,也是思維和溝通的重要工具。寶寶從出生起的三年內,大腦發育進步神速,其中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寶寶身心發展的重中之重。可生活中總聽到一些媽媽抱怨:“為何寶寶不開口說話呢?” 其實寶寶不開口說話,也許正真的原因是
2015-03-24 13 -
富孩子重社交 窮孩子重學習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4月18日報導,加拿大肯高迪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會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自信心。 研究人員對864名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傾向把社交技能作為評價自己能力的指標。如果他們認為自己受
2015-03-24 9 -
別拿孩子的趣聞逗樂
4歲的琪琪貪吃,有一次撿起糖紙,差點放嘴裡;還有一次用手蘸了洗衣粉吃……這些糗事老被她爸媽拿來打趣,經常當著琪琪的面,當笑話說給大家聽。其實,家長老拿孩子的糗事打趣,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不利影響。 1.讓孩子不敢正確面對錯誤。孩子一時犯錯
2015-03-24 7 -
男孩娘娘腔或是父愛饑渴症
現在常能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兒子缺乏男子氣概,甚至有的人嘲笑這樣的男孩為“娘娘腔”,男孩兒本身也很痛苦,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主要原因在於父親,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他們患上了“父愛饑渴症”。表面看來有些男孩不喜歡父親,其實他們只是
2015-03-24 11 -
父母指導孩子遠離蛋殼心理
如今很多孩子只能聽讚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這種心理,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
2015-03-24 6 -
孩子鬧矛盾家長少插手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之間的爭吵、打鬧,家長不要過多干涉。研究表明,適當的爭吵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積極性,這是他們發展自我意識,融入集體生活的一種方式。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們的糾紛往往是短暫的,很快就能又彼此玩到一起,並不會記仇
2015-03-24 12 -
寶寶愛“打岔” 或是心理焦慮
我們從小就知道,在別人說話的時候隨便打斷,是非常無禮的表現。儘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還是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很熱衷交談,當別人闡述自己觀點時,他們喜歡打斷別人,談論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人往往會遭人厭煩,不願與其交流。但你越是不想和他們
2015-03-24 32 -
解讀孩子5種行為心理
孩子哭鬧,此刻,我們惱怒、大吼、威脅的舉措讓我們看不見孩子內心的無助和失望。為什麼我們總是單純的看待孩子“不恰當”的行為而忽視他真實的心理呢?為什麼我們遇到這樣問題常常關心孩子的“故事”而沒有理解孩子本身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究孩子五
2015-03-24 12 -
孩子犯錯可給點小懲罰
其實,每個孩子都本能地懼怕犯錯和危險。比如,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打翻了杯子,滿地的水花、一地的碎玻璃等,都可能誘發其恐懼和焦慮心理。此時如果父母脫口而出“怎麼又打碎東西了?真是毛手毛腳!”那孩子的恐懼心理反而會更重,膽子越來越小,也不利於培養
2015-03-24 13 -
森碟長大 田亮感歎如何瞭解孩子心理
雖然《爸爸2》已經播完,但是《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中的小嘉賓還依然備受關注,星爸也常常在微博中分享孩子的變化。 田亮感慨森碟長大想心事 10月8日21點09分,田亮通過微博曬女兒美照,並感慨稱:“今天跟森碟嘮嗑,發現真的長大了。經歷的事情開
2015-03-24 11 -
盤點兒童產生厭學的五大心理
小時候,你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謊話:假裝肚子痛或者不舒服來逃避上學。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試過,儘管最後都沒有成功。但是,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為什麼小孩子都有這種厭學心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剖析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五大原因。 那麼,造成青少年產
2015-03-24 6 -
孩子有選擇會更樂於分享
康奈爾大學研究員查尼克和庫西尼針對美國近100名3~5歲的幼兒做了一系列試驗。第一次試驗,孩子們每人被分到一個可愛的玩偶,並被告知,把玩偶送給狗狗,它會更開心,結果有的孩子並不願意送出玩偶;第二次試驗,每個孩子得到了3個玩偶並被告知送給狗
2015-03-24 9 -
孩子易“害羞” 父母要干預
3-6歲,通常被人稱為“潮濕的水泥”期,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階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只不過這些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時候,就初見倪端了。年輕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
2015-03-24 11 -
當心牢騷話傷害了孩子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避免以下最常見的牢騷: 一、否定寶寶人格 “煩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麼這麼笨!”媽媽往往以大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寶寶的行為。 媽媽帶著寶寶到親戚或鄰居家玩,寶寶不願叫“阿姨”,媽媽就會責怪說:“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用
2015-03-24 11 -
挫折教育應注意這些問題
在創設和利用困難情境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為幼兒設置的情境必須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難,應是幼兒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幼兒一次 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
2015-03-24 11 -
破解幼兒嫉妒的密碼
與成人相比,幼兒還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他們的嫉妒具有明顯的外露性、攻擊性和破壞性。如果成人長期聽之任之,嫉妒將成為幼兒人格的一部分,嚴重影響其社會性的發展。 嬰兒3個月時就有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原始的自然感情,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反應,
2015-03-2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