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好5道關 拒絕小兒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那麼,小兒痢疾有哪些表現?又該如何預防呢? 小兒痢疾的症狀: 嬰幼兒患菌痢時,隨體溫升高,可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和煩躁,甚至驚厥,排便前每因腹痛而哭鬧不安。痢疾症狀常不典型,表現為
2017-03-08 12 -
【健康】吃海鮮時應搭配些什麼預防痢疾?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海鮮。中醫認為海產品多為大寒之品,可以導致脾胃受傷,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疾患。 因此,吃海鮮時最好別忘了三個最佳搭檔:生薑、醋、酒,例如吃螃蟹或大閘蟹時一定要蘸著薑末和醋。 姜具有溫中散寒和解毒的
2017-03-08 8 -
【腸道傳染病】之:細菌性痢疾
什麼是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及黏液膿血便為特徵。 細菌性痢疾的症狀與潛伏期 人感染志賀菌後可以發病或者不發病而僅作為帶菌者。病人分為急性患者和慢性患者
2017-03-08 16 -
巧用空心菜治腹瀉痢疾
一、空心菜根可以止腹瀉的原理:清熱涼血 “布衣暖,菜根香”, 其實被丟棄的菜根也有較高的食療和外敷藥用價值,只要徹底清洗,合理利用,就能達到營養保健、防病祛病的作用。在夏天,空心菜是時令菜,菜根較充足,因此空心菜根好好利用,是個寶貝。
2017-03-08 73 -
【科學用藥】春季多發皮膚病 用藥需辨型
春季好發各類皮膚病,其中尤以濕疹以及接觸性皮炎居多,不少人認為這幾類皮膚病並不是什麼大事而自行用藥,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各位,自行用藥之前需要分辨清楚該種皮膚病,對症用藥。 接觸性皮炎 患者以女性居多,主要原因是塗抹化妝品或接觸到化學藥品
2017-03-08 15 -
春季多防皮膚病
春季重防皮膚病 春暖花開,楊柳吐絮,萬物復蘇,微生物、花粉、楊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過敏性體質者產生變態反應。春季是皮膚病易發高峰期。 1、防病毒性皮膚病。如水痘、風疹等。水痘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患了
2017-03-08 5 -
春季花粉多,小心三大皮膚病
春季空氣中的花粉、灰塵、細菌等物質飄落在皮膚上,經光照射溶解後被皮膚吸收,敏感性皮膚的人就會誘發過敏性皮膚病。桃花癬、丘疹樣蕁麻疹、顏面部復發性皮炎等春季常見的病症,往往與光線刺激、塵埃、尤其是花粉過敏或刺激有關。 春季常見的三種皮膚病
2017-03-08 13 -
春季皮膚病高發,我們怎樣預防?
春季萬物復蘇,大地一片欣欣向榮。不過在春天裡,因為晝夜溫差大,各種過敏原也開始出現了,對於皮膚來說,這真是一段難過的階段。因此,初春護膚一定要做好皮膚病預防,那麼,春節如何預防皮膚病呢?將為您介紹春季如何預防皮膚病? 一、春季如何預防皮
2017-03-08 14 -
春季氣溫回升要提防真菌性皮膚病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切的生機從春季開始,各種細菌也在春季復活,隨著春季氣溫回升,所有人都應認真做好預防真菌性皮膚病的工作。 南方的春季是真菌疾病的高發期,這是因為真菌生活力極強,喜好潮濕溫暖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26℃,
2017-03-08 24 -
春季警惕糖尿病性皮膚病
春天,百草發芽,卻也容易百病發作。而糖尿病患者由於機體抗病能力較差,更易被很多疾病侵襲,萬萬大意不得。 春季皮膚出問題,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禍 一到春天,不少人的皮膚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皮疹、紅腫、瘙癢等等,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過敏
2017-03-08 8 -
濕熱下注證尖銳濕疣有什麼表現?
濕熱下注證或有肛周皮損潮濕紅潤,或有包皮過長,或有白帶過多或其他皮膚病。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飲水,大便粘滯不暢,小便黃。 舌紅苔黃膩,脈弦數。這是由於肝膽濕熱下注,循經流注陰部所致。治療宜清利濕熱,解毒消疣,方藥如下: 蒼術10g黃柏
2017-03-08 23 -
如何預防春季痤瘡
冬去春來,換季時節的肌膚是最容易敏感的,不穩定的氣溫,加之春季空氣彌漫的花粉等等因素,就如同在肌膚底層埋下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炸,引起痘痘爆發。那麼春季怎麼預防痘痘呢? 1.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臉兩次的基礎上,增加一次中午洗臉的次數
2017-03-08 8 -
梅毒的病因是什麼?
梅毒的病原體是一種螺旋體,梅毒螺旋體是一種小而纖細的呈螺旋狀的微生物,長度為5—20nm, 直徑梅毒螺旋體的折光性,其活動較強。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樣細纖維束,其末端呈捲曲狀。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時,螺旋是規則的。因其透明不易著色,又稱
2017-03-08 3 -
為什麼過敏性皮膚病常見於春季
春季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春天氣候多變,小兒的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病毒性皮膚病發病較多;春天的風比較乾燥,還夾雜著各種微生物、花粉、塵埃,過敏性皮膚病在小兒中也比較常見。 春季小兒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有水痘、風疹、傳染性紅斑、幼兒麻疹
2017-03-08 8 -
梅毒入侵骨與關節
梅毒是因感染梅毒螺旋體而引起的,是性病的一種。後天性梅毒第一期不侵犯骨與關節,第二及第三期均可致骨及關節的病變。若梅毒孕婦體內的梅毒螺旋體侵犯胎盤後,經臍帶靜脈而侵入胎兒之後致病的,屬於先天性梅毒。此類梅毒早期即可以產生骨關節病變。 致病
2017-03-08 21 -
感冒後吃退燒藥可能加速病毒傳播
研究發現,感冒若吃退燒藥,會讓病毒傳佈得更廣。 報導說,研究人員估計,加拿大的流感有5%是吃了退燒藥的人傳播出去的。每年冬天加拿大會有一千人因為流感喪命。 研究人員以雪貂為物件,結果,吃過退燒藥的雪貂釋放出的流感病毒較多,能傳播病毒的時
2017-03-08 6 -
吃了退燒藥要注意什麼
在老百姓習慣性行為中,有一種很常見的降溫方法,那就是“發熱時蓋上被子捂一捂,多出點汗退燒快。”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尤其在高熱吃了退燒藥後,過度捂汗不但不利於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在短時間內升得更高,還可能造成脫水。 除了不能用被子捂汗
2017-03-08 11 -
什麼是梅毒性心臟病?
由於患梅毒後沒有徹底的渝療而引起梅毒性心臟病。常在患梅毒後10-20年發病。主要侵犯主動脈,初期表現為主動脈炎,然後主動脈擴大,主動脈瓣受損而出現主動脈關閉不金。有時還使冠狀動脈口變窄。 臨床上早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晚期可有心功能不全、心
2017-03-08 7 -
先天性梅毒牙
10%-30%的先天性梅毒患者均有牙齒表徵,主要是恒牙。 [病因] 在牙胚形態分化期,由於炎症細胞浸潤,導致造釉細胞受害,部分釉質的沉積停止,牙本質礦化障礙,造成牙齒形態損害。 [臨床表現] 1.半月形切牙:切牙的切緣中央有半月形缺陷,切
2017-03-08 31 -
安全經典的退燒藥
如果物理降溫沒有效果,對於腋下溫度超過38.5℃的寶寶,還是要使用退燒藥。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主要有兩點:其一是緩解發燒給寶寶帶來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為對抗疾病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其二是預防寶寶可能因為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
2017-03-0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