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養生 11個小常識教你如何過夏
每到夏季,人們的心情總是煩躁不安,頭昏昏沉沉的,感覺很累,那麼怎樣才能消除這些不良症狀而健康輕鬆的過夏呢?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夏季養生的11個小常識教你如何過夏和一些夏季養生的食譜吧! 夏季養生小常識 1、該睡不睡肝火旺 中醫大師認為
2017-03-09 5 -
馬齒莧降糖又降壓
馬齒莧又名長壽菜,馬齒草、五行草、馬齒菜、五方草、長命菜、長壽菜等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的功效,主治熱痢濃血,熱淋、血淋、帶下、癰腫惡瘡等症。它對健康大有裨益,據報導,在地中海一帶的居民由於經常食用馬齒
2017-03-09 10 -
化痰止咳款冬花
“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馬啼今去入誰家。”這是唐代詩人張籍的《款冬花》。款冬花,別名冬花、炙款冬、九九花,屬於菊科家族,是多年生草藥,在嚴冬開放。款冬花花蕾系紫紅色,花瓣兒成魚鱗狀包著,奇特的是,這些花蕾不是長在
2017-03-09 6 -
枸杞子外用新方
枸杞子是補腎益精、養肝明目之要藥。筆者經數十年臨床實踐,發現其在外用方面有特殊功效,患者不妨一試。 治癤腫:枸杞子30克,烘乾研細末,凡士林100克,加熱熔化,倒入枸杞粉,拌勻成軟膏,塗於患處,覆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治蛇頭疔:枸
2017-03-09 41 -
妙用青黛
青黛為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馬藍、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藍、十字花科兩年生草本菘藍、草大青之葉經浸泡加石灰水後提取的乾燥色素。其色青藍,粉質細膩如黛,可作畫工著色之染料,也做藥用,故名青黛。性味鹹,寒,歸肝、肺經,功同大青葉,有清肝瀉火、清熱
2017-03-09 6 -
風痰要藥--藜蘆
藜蘆,又名山蔥、憨蔥、鹿蔥、藜盧、山白菜、蘆蓮、豐蘆等。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和其他同屬植物的根莖與根。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肺、胃經。藥用最早見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載有:“主蠱毒,咳逆,泄,頭瘍,疥癬,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
2017-03-09 13 -
合歡解忿萱草忘憂
《養生論》記載“合歡解忿,萱草忘憂”,指的是食用這兩味藥能夠起到讓人歡樂、解除憂煩的作用。 合歡,即歡皮(花),為合歡的樹皮(花或花蕾),性平、味甘,具有安神解鬱、活血消腫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合歡皮(花)“主安
2017-03-09 20 -
美食佳藥魚腥草
“魚腥草”別名側耳根、豬鼻孔等,“涼拌魚腥草”是民間的一道傳統佳餚。“魚腥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作用,常與蘆根、桔梗、瓜蔞等同用於治療肺膿瘍,痰熱喘咳。用於熱毒瘡瘍時,可與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等同用,亦可單用鮮品搗爛
2017-03-09 13 -
玄參止痛亦良藥
玄參是傳統的清熱涼血類中藥,其性寒,味苦甘鹹,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瀉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溫邪入內及溫毒引起的煩躁發斑、神昏、便秘,實毒與虛火引起的咽喉腫痛,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勞熱、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鬁痰核、癰腫瘡毒等證,常用量
2017-03-09 5 -
艾葉巧治皮膚病
治蕁麻疹:生艾葉10克,白酒100克。共煎至50克左右,頓服。每日一次,連用3日;艾葉30~50克,水煎,先熏後洗患處,每日3~4次。 治皮膚潰瘍:艾葉、茶葉、女貞子葉、皂角各15克,水煎外洗或濕敷患部,每日3次。 治皮膚瘙癢:艾葉、千里
2017-03-09 15 -
夏天吃玉米 護膚又減肥
玉米,又稱“玉蜀黍”、“包穀”、“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能。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
2017-03-09 17 -
利咽消腫的牛蒡
牛蒡別名“大力子”,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型蔬菜。作為一種粗纖維植物,它能清除體內垃圾和毒素,改善體內迴圈,有一定的利尿清熱、抑制發炎的作用。牛蒡所含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15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居根莖類菜之首。 人們常吃的牛蒡根,主要功
2017-03-09 8 -
紫蘇葉茶可治海鮮過敏
紫蘇又名白蘇、紅蘇、雞冠紫蘇。紫蘇含有揮發油、脂肪、維生素B1、紫蘇醛、精氨酸、丁香油酚等。中醫認為,紫蘇葉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之功效。當吃海鮮出現過敏反應時,可取幹紫蘇葉(中藥店有售)10~12克,放
2017-03-09 42 -
紅花可治皮膚病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花。又名剌紅花、紅藍花、草紅花、紅花草等。性味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功效。可治血滯經閉、痛經、癥瘕、難產、跌打損傷、瘀痛等症。現代臨床研究中發現,紅花還可用來治療多種皮膚疾病。現介紹驗方如下: 治扁
2017-03-09 37 -
益壽妙藥黃精
黃精,屬百合科植物,又名救窮草、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經,具有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壯筋骨等功效。自古以來被視為益壽珍品。可用於脾胃氣虛、倦怠乏力,肺癆咳血,病後虛弱,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癬疾等。本品始載于《名醫別錄》中,有“補中益氣
2017-03-09 9 -
滋陰潤肺話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又名萎蕤、尾參、黃芝、委萎、鈴鐺菜、竹節黃、筆管菜、竹根七、地節、麗草、山玉竹、山薑等。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 中醫學認為,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用於熱病傷
2017-03-09 7 -
解酒的中藥
現代人應酬多,少不了在酒桌上談生意、會朋友。飲酒過度,會引起脂肪肝、高血脂、酒精性肝病等。因此,建議大家還是適度飲酒。本文推薦幾種可以解酒的中藥: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
2017-03-09 13 -
雞內金化結石
雞內金,又名雞中金、雞肫皮等。為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的角質內壁,剝離後洗淨曬乾,生用或炒用。其味甘、性平,有健胃消積、澀精止遺、化結石之功效。臨床尤以治結石諸症見長。 胃結石:雞內金粉10克,飯前一小時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 膽結石:雞內金
2017-03-09 7 -
豬肉最常見的肉類 該如何吃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遲到的肉類之一,豬肉雖然營養,但是大爺有一些食用禁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關於豬肉的食用禁忌,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1、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
2017-03-09 4 -
白及配三七止血不能少
白及,別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白及苦、甘、澀,微寒。入肝、肺、胃經。《神農本草經》記載,白及“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本草綱目》記載,白及“氣味 (根)苦、平、無毒”。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
2017-03-09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