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精收澀金櫻子
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又稱山石榴、刺梨子等。金櫻子是一味補腎的名藥。中醫認為,金櫻子味酸,性平,入腎、大腸二經,有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的功效。可以治療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帶下,崩漏,自汗,盜汗,肺虛咳嗽,脾虛瀉痢等。現代藥理學研究
2017-03-09 9 -
中藥百科與食用--熟地黃
熟地黃:原名:地黃,又名:生地、懷慶地黃、熟地。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
2017-03-09 17 -
健脾止血薺菜花
薺菜花又名護生草、淨腸草、地米菜、清明草。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花或全草。薺菜是春天極易採摘的野菜,食之清香甘美,令人齒頰生津。由於其營養豐富,青翠爽口,因此民間有“三月三,薺菜賽靈丹”之說。 現代研究表明,全草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丙酮
2017-03-09 17 -
【中藥常識】熟地黃服用禁忌
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經九蒸九曬炮製而成。性溫,味甘,入肝腎二經,有滋補腎陰、填精補血之功。雖然熟地黃是臨床頗為常用的一味滋補中藥,但仍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 一、炮製煎煮不可見銅鐵器。 《雷公炮製藥性解》雲:“采得生地黃,去白皮
2017-03-09 23 -
熟地黃,炮製有不同
熟地黃,又名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經加工炮製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切片用,或炒炭用。經炮製後,藥性由微寒轉微溫,補益性增強,《本經逢原》:“熟地黃,假火力蒸曬,轉苦為甘,為陰中之
2017-03-09 9 -
各種食材的營養價值之茄子
茄子,又名落蘇、矮瓜、昆侖瓜等,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 茄子食用的部位是它的嫩果,按其形狀不同可分為圓茄、燈泡茄和線茄三種
2017-03-09 11 -
中藥處方為何少不了甘草
中醫師所開的中藥處方中,大多離不開甘草這味藥。甘草為何這樣通用?這與甘草所含甘草酸成分的獨特功效有關,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點: 矯正異味:甘草中含有的甘草酸,味道極甜。故在中藥處方中,可扮演矯正其他諸藥異味的角色。 解毒作用:甘草酸在體內
2017-03-09 16 -
殺三蟲良藥雷丸
在《遁齋閉覽》一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楊勉中患應聲蟲病,每次說話,腹內必有聲相應。醫生多次用藥均不驗,遂命他試讀本草書中的藥名。始讀,腹中相應之聲如故,但讀到“雷丸”時響聲驟停。後服雷丸,果然藥到病除。雖然只是故事,但從中可知雷丸殺蟲,古
2017-03-09 9 -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熟地黃根據其加工方法的分為三種中藥材,剛採挖出來的新鮮地黃或將剛挖出的地黃埋入濕沙中保存者,稱“鮮地黃”。鮮地黃味苦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高熱煩渴及血熱熾盛而致的吐血、
2017-03-09 7 -
蒲公英簡介
蒲公英,俗名婆婆丁,清熱解毒之良藥。東北地區的老百姓采鮮草蘸醬吃,其味鮮美,且能防止疔毒、熱淋、黃疸等病的產生,真乃食療之佳品也。腮腺炎,用蒲公英(婆婆丁)鮮草30~60克,白糖30克。加水300~400毫升,煎煮後過濾取汁,早晚分服,每
2017-03-09 6 -
中藥小課堂:生、熟地黃
地黃,從周朝開始,就被歷代列為皇封貢品。地黃性甘、寒,歸心、肝、腎三經。生地、熟地都是地黃的乾燥根,為同一藥物的不同加工品。新鮮地黃入藥稱為鮮生地,塊根乾燥切片入藥名為生地黃,經過蒸煮炮製後的成品入藥名為熟地黃。 生地黃有清熱涼血、益陰
2017-03-09 27 -
金銀花簡介
金銀花清熱解毒之妙藥,常與連翹相伍,有相輔相成之功。治療癤病常用《冉氏經驗方》中的銀黃解毒湯。方用金銀花15克,連翹、夏枯草、黃柏、板藍根、蒲公英、生甘草各10克,生大黃5克,魚腥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服兩次。便溏者,去大黃;小便
2017-03-09 9 -
連翹簡介
連翹清熱解毒,最善療瘡。治療多發性癤病(毛囊炎),余常用《冉氏經驗方》中的銀黃解毒湯。本方均以清熱解毒藥組成,效專力宏,故有良效。方用金銀花15克,連翹、夏枯草、黃柏、板藍根、蒲公英、生甘草各10克,生大黃5克,魚腥草15克。水煎服,每日
2017-03-09 7 -
熟地黃-補血滋陰 益精填髓
熟地黃,又名熟地,為生地黃的炮製加工品。中醫認為,熟地黃味甘,性微溫,人肝、腎二經。有滋陰補血、益精生髓之功效,是滋補肝腎陰血不足的要藥。 《本草綱目》記載:熟地黃“填骨髓,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鬚髮”,治“男子五勞七傷,女
2017-03-09 19 -
鼻炎要藥辛夷花
辛夷花屬於一種藥物花卉,為木蘭科植物辛夷的花蕾,它有木蘭、木蓮、望春、報春花等異名,每年春季,花于葉前開放,盛開的花朵,外呈紫紅色,內面白色,十分豔麗,香氣襲人。其花未開時,花蕾混身披滿黃綠色的柔毛,酷似毛筆,故又稱“木筆花”,以其入藥。
2017-03-09 11 -
敗醬草簡介
敗醬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之要藥,治療肺癰、腸癰之功臣。治療毛囊炎、癤等化膿性皮膚病,余常用《趙炳南臨床經驗集》中的敗醬草膏。方用:鮮敗醬草(洗淨)5000克,用淨水煮,煎至3小時後過濾,再煎煮濃縮成膏2500克,加蜜等量貯存備用。每服6
2017-03-09 13 -
紫花地丁簡介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善治疔瘡。余常用《醫宗金鑒》中的五味消毒飲治療腫毒瘡瘍,每獲良效。方用: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五味藥均為清熱解毒藥,合而為功,其效不凡。
2017-03-09 12 -
陳皮簡介
可還記得那入口甘、甜、鹹、酸,還帶有橘香的九制陳皮?那是伴隨多少人走過甜美童年的小零食。殊不知,作為一味中藥,陳皮還常被人們用於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法中呢。燉湯可用之、做肉可用之,連泡茶也可用之,幾乎成了家居必備之品。那麼,經常
2017-03-09 9 -
九蒸九曬熟地黃,滋陰去燥又補血
熟地是一味常用中藥,中醫認為熟地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民間也常用熟地益智、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抗輻射、養顏、補腎,治療腰腿痛、糖尿病、焦慮症、更年期綜合症等。世人都知熟地好,但九蒸九曬熟地黃的傳說卻鮮為人知。 傳說孫思邈101歲時
2017-03-09 17 -
大青葉簡介
大青葉為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良藥,治療血熱風燥型白疕和血虛風燥型白疕,症見皮疹為點滴狀,基底鮮紅色,表面覆有銀白色鱗屑或皮疹表面覆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較乾燥,基底淡紅色,瘙癢較甚者,餘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消銀片方,改片為丸,方用
2017-03-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