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止咳七大食療方法
1、玉竹粥 材料:玉竹15g鮮者加倍,粳米50g . 做法:將玉竹洗淨,切碎,加水煎湯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應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溫熱服食。1周為1療程,停1周再行第2療程。 2、百合梨糖 材料:百合10g(鮮百合更好
2017-03-09 6 -
中醫養生秘方 五招助你健康長久
秘方一:食療排寒,紅糖姜湯 紅糖含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維生素。用紅糖20克生薑15克,將生薑切片,放入水中煮漲後放入紅糖。喝上一碗可排出體內寒氣,預防感冒等疾病。 秘方二:敲膽經除寒氣 不少人為了改善體
2017-03-09 13 -
兒童青少年為何要多吃海藻類食物?
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之一。碘缺乏易造成智力、精神發育和腦的損傷。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自食物,其次為飲水與食鹽。 食物中,海洋藻類具有神奇的富集碘的功能,因而被稱為碘的活礦石,海藻中的有機碘多與氨基酸、蛋白質結合,
2017-03-09 7 -
補腎地黃酒二(痹證)
【來源】《永樂大典》 【配方】生地黃(切)一升,大豆(熬之)二升,生牛蒡根(切)一升。 【制法】上以絹袋盛之,以酒二鬥浸之五六日。 【主治】老人久風濕痹,筋攣骨痛,潤皮毛,溢氣力,補虛止毒,除面皯。 【用法】任性空心溫服三二盞,恒作之尤佳
2017-03-09 5 -
補腎地黃酒一(關節疼痛)
【來源】《壽親養老新書》 【配方】生地黃100克,大豆200克,生地蒡根100克,無灰酒2500克。 【制法】將上藥用絹袋盛,浸入酒中密封,6日後即可飲用。 【主治】老年人腎水不足,風熱濕邪壅滯經絡,關節、筋骨攣痛,日久不已等症。 【用法
2017-03-09 7 -
牢記五法則 大口吃肉不長胖
黃金法則1: 多吃白肉,少吃紅肉。此乃老生常談了。減肥期間吃肉,低脂、高蛋白的魚肉、雞肉、蝦肉當然是首選啦!因為即使再瘦的豬肉、牛肉裡也會隱藏很多你看不到的脂肪,而雞肉、魚肉只要選對部位,就可以幾乎不吃進脂肪。 同樣的肉,不同的部位
2017-03-09 6 -
巴戟酒方二(痹證)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生巴戟天(去心)、生牛膝(去苗)、生石斛(去根)各二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生薑、羌活(去蘆頭)、當歸各三兩。 【制法】上七味,口父咀,如麻豆大,以生絹袋盛,用酒一鬥五升浸。 【主治】風痹腳弱急痛,行履
2017-03-09 8 -
推薦補腎十大食物
1、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 2、狗肉 性溫,味鹹,除有 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 3、豬腎 性平,味鹹。《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 4、栗子 性溫,
2017-03-09 8 -
六個運動妙方讓你擺脫“頸”箍咒
據某調查發現有1/3的大學生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疾病。而他們有許多對頸椎不利的生活習慣,包括趴在桌上睡覺、喜歡墊高枕頭看書睡覺、玩電腦五六個小時不換姿勢等。雖然沒有明顯的外傷,但是實際上頸椎已經產生了錯位,久而久之就會疼痛。因此,提前預防
2017-03-09 7 -
巴戟熟地酒(陽痿)
(驗方) 【配方】巴戟天(去心)60克,熟地黃45克,枸杞子30克,制附子20克,甘菊花60克,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30克,醇酒1.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搗碎,盛於淨瓶中,注酒浸之,封口,5日後去渣備用。 【主治】腎陽久虛,陽
2017-03-09 10 -
巴戟天浸酒方(筋骨諸病)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巴戟、羌活、石斛(去根)各二兩,當歸三兩,牛膝(去苗)一(三)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生薑二(三)兩。 【制法】上件藥,細剉,生絹袋盛,以酒一鬥五升浸,密封七日開。 【主治】筋骨疼痛。 【用法
2017-03-09 5 -
巴戟天酒(陽痿)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配方】巴戟天、牛膝各三斤,枸杞根皮、麥門冬、地黃、防風各二斤。 【制法】上六味並生用,無,可得用幹者亦各,口父咀,以酒一石四鬥浸七日。患冷者加乾薑、桂心各一斤;好忘加遠志一斤,虛勞加黃耆一斤;大虛勞加五味子,蓯
2017-03-09 7 -
四種下酒菜下肚 毀了腸胃又傷身
1、胡蘿蔔 因其所含的胡蘿蔔素與酒精在肝臟酶的作用下,會生成有毒物質,危害健康。 2、涼粉 因其在加工過程中要加入適量白礬,而白礬具有減緩腸胃蠕動的作用,用涼粉佐酒則會延長酒精在胃腸中的停留時間,因而增加人體對酒精的吸收,同時也增
2017-03-09 3 -
菝葜酒(腳氣)
【來源】《普濟方》 【配方】菝葜(剉碎以水一石五鬥煮取七鬥五升去滓澄清用)五鬥,白糯米一石,曲(搗碎將藥汁減去二五升浸曲二日沸起)十斤。 【制法】上將糯米淨淘,控幹炊飯,候幹傾出,如人體冷暖,人前藥汁五鬥並曲末拌勻,甕中盛之,春夏五七日,
2017-03-09 14 -
臺灣小吃|鳳呀!鳳梨酥!!
又到了吃吃吃的環節了,什麼樣的小吃最受大家歡迎呢? 說起人氣最高的小吃還是鳳梨酥了,瞭解臺灣的人知道來到臺灣一定要來嘗下鳳梨酥。嘗過之後就沒有不打包裝箱帶走的。到底是什麼讓鳳梨酥這麼香甜可口,這麼受人歡迎呢? 原味鳳梨酥 特選鳳梨熬煮,
2017-03-09 16 -
七個飲食習慣 讓你失去美麗
臉部皮膚粗糙:營養不足或少喝水 當體內的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缺乏時易導致皮膚粗糙。如果日常飲食中脂肪酸的攝入過少、各種水果的攝取不足或飲水不夠等都易造成維生素、水分和油脂的攝取不足,從而導致皮膚粗糙。 隨著年紀增長或者天氣轉變,皮膚
2017-03-09 9 -
白艾蒿釀酒方(癩病)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用白艾蒿十束,每束如。 【制法】粗剉,以水一碩,煮取汁五斜,以曲十五斤,糯米一碩,如常法釀酒,熟。 【主治】治大風癩,身體面目有瘡。 【用法】即每服暖一中盞,服,日三服。 說明:原出《聖濟總錄》同上。
2017-03-09 7 -
立夏養生重在養心,立夏如何養心?
“立夏”標誌著漫長的夏天就要開始了。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 中醫所說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心理因素。因此,夏季養生莫若養性,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
2017-03-09 10 -
白花蛇酒(疥癬病)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白花蛇1條,曲、糯適量。 【制法】將白花蛇肉,袋盛,同曲置於缸底,糯飯蓋之,3-7日酒成,濾過,瓶貯。可將白花蛇肉用好酒500克,浸泡數日亦可。 【主治】風濕疥癩,骨節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肌肉
2017-03-09 5 -
立夏——冬病夏治正當時
2015年5月6日,是傳統的立夏節氣,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之七。“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人和大自然是生生相息的,夏季養生,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
2017-03-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