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佛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補腎接骨。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陳舊性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實:為創傷藥。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蠶蛹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價值 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是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高級營養補品。蠶蛹能產生具有藥理學活性的物質,可有效提高人體內白細胞水準,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人體機能衰老,蠶蛹油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對治療高膽固醇血症
2017-03-12 4 -
泡泡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感冒;咽喉痛;瘡癤癰腫;瘰鬁結核;急慢性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鮮品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或研末調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頭髮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滋腎養肝;澀精止汗;利水消腫;收濕斂瘡。主腎虛體弱;頭目眩暈;心悸;遺精;盜汗;淋症;水腫;黃水瘡。 用法用量 內服:水煎,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撒布。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癩皮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表透疹;祛風勝濕;活血散瘀。主麻疹;水痘;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鱣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氣補虛。 ①《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②《醫學入門》:醒酒。 ③《醫林纂要》:壯筋骨,長氣力。 ④《隨息居飲食譜》:補虛,令人肥健。 注意 ①《食療本草》:發諸氣病,不可多食。亦發瘡疥,動風。 ②甯原《食鑒本草》:食多
2017-03-12 15 -
星星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膿皰瘡(黃水瘡):星星草花朵,炒黑存性,研細,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一次,連塗3~5次,皮膚即發幹,逐步恢復正常。 摘錄 《*辭典》
2017-03-12 7 -
天青地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利濕;解毒。主感冒;咳嗽;咽喉痛;目赤腫痛;淋;濁;帶下;瘡瘍疔;毒;蛇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搗敷。
2017-03-12 10 -
連翹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退黃。主黃疽;發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治傷寒瘀熱欲發黃。《本經逢原》:連翹根寒降,專下熱氣,治濕熱發黃。仲景治瘀熱在裡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如無根以實代之。
2017-03-12 30 -
蘋果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主產後血暈,月經不調,發熱,熱毒瘡瓣,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外用:適量,鮮葉貼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敷臍上治陰症。又治產後血迷,經水不調,蒸熱發燒,服之效。 2.《滇南本
2017-03-12 31 -
貓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瘰鬁,癰疽,惡瘡,痔疾。 ①《綱目》:治心腹痛,殺蟲治疳,及痘瘡變黑,瘰鬁鼠瘺,惡瘡。 ②《陸川本草》:生肌收口,治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為末,2~3錢。外用:燒灰研末調敷。 【摘錄】《*辭典》
2017-03-12 15 -
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發痧,跌傷,扭傷。 附方 ①治發痧:馬蹄草四至五錢,加檻木、醉魚草、大葉烏梢(豆科胡枝子)、仙鶴草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②治跌傷、扭傷:鮮馬蹄草根、蛇葡萄根。搗爛,拌酒糟,烘熱歌傷處。 摘錄 《*辭典》
2017-03-12 6 -
毛枝魚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消腫止痛。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外用治跌打損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毗黎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利咽;止咳止痢;養血止血。主咽喉腫痛;咳嗽;瀉痢;痔瘡出血;崩漏;病後體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燒灰為末撒,或調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綿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濕濁;消腫毒。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小便混濁;淋瀝;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2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臨床應用 用於淋病白濁,白帶過多,濕熱瘡毒,腰膝痹痛。 摘錄 《中華本
2017-03-12 6 -
石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癢;強筋骨;益肝腎。主風濕痹痛;頭風頭痛;風疹;腳膝痿弱;腎虛腰痛;陽痿;遺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吹鼻。
2017-03-12 6 -
隆萼當歸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補血潤燥。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敵國虛萎黃;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2 -
驢蹄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驅風;解暑;活血消腫。主傷風感冒;中暑發痧;跌打損傷;燙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拌酒糟,烘熱外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柞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止痢;止咳;解毒消腫。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支氣管炎;癰腫;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研末,每次1-1.5g,小兒酌減。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獺四足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潤膚;殺蟲。主手足皸裂;肺癆。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研末酒調,3-6g。外用:適量,研末調搽。 【各家論述】 1.《別錄》:主手足皮皸裂。 2.《本草拾遺》:主魚骨鯁不可出者,煮汁食。 3.《綱目》:為末酒
2017-03-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