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招”防“春困”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進入春天,人們往往會感到容易困倦,這就是所謂的“春困”。其實“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鐘的轉換。那麼,怎麼預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適當午休: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體應該順應氣候的變化,
2017-03-12 6 -
春天飲食“三多三少”
多吃甜: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等。 多喝水:春季養生重在養肝,平時多喝水可增加血液迴圈,有利於養肝,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
2017-03-12 7 -
複方雄蛾益精口服液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複方雄蛾益精口服液 中文拼音:Fufang Xiong’e Yijing Koufuye 【成份】雄蠶蛾、淫羊藿、熟地黃、補骨脂、菟絲子、刺五加浸膏、制何首烏。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液體,久置有少許絮狀物或沉澱
2017-03-12 11 -
春令養生動起來
雨水節氣後,地濕之氣漸升,早晨時有露、霜出現。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按照中醫養生學理論,飲食調養應側重於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又由於此時氣候較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同時,養生專家建議,雨水
2017-03-12 5 -
辨體質 用百合
百合,名稱出自于《神農本草經》。因其根莖由多數肉質鱗片抱合,和可治百合病而得名。中醫認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功效。 潤肺止咳 甘涼清潤,主入肺心,長於清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定驚,治肺陰虛的燥熱咳嗽,肺虛久咳
2017-03-12 6 -
中醫師資格考試考務費標準調整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發佈2017年醫師資格考試(中醫類)考務費標準,規定醫師資格考試(中醫類)實踐技能考試每人次19元,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醫類)綜合筆試每人每單元14元,共計每人56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中醫類
2017-03-12 6 -
旋柄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瘧疾;腹痛;腹瀉;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風濕跌打;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牛舌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血。主風濕痹痛;風寒咳嗽;頭痛;胃出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03 -
莎草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6-15g,煎湯。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涼。有清熱解毒、退熱的功能。用於感冒發熱、扁桃體炎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水葫蘆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瘀痛。主咳嗽氣喘;水腫小便不利;產後瘀滯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杉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補肝腎;活血止痛;止咳;止痢。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頭暈目眩;脫髮;跌打損傷;痔瘡腫痛;咳嗽;咳血;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11 -
水老虎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海血止痛。主瘡瘍腫痛;濕疹;毒蛇咬傷;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醉馬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麻醉,鎮靜,止痛。治關節痛,牙痛,神經衰弱,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鮮品1~2錢)。外用:揉爛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注意 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附方 ①治關節痛:醉馬草一錢五分,北五加皮二錢,地枸葉三錢。
2017-03-12 4 -
羊肚菌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和胃消食;理氣化痰。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和胃消食,化痰理氣的功能。用於消化不良、痰多氣短。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9 -
柳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主慢性氣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結石;白濁;高血壓;癰疽腫毒;燙火傷;關節腫痛;牙痛;痧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2017-03-12 7 -
山蛩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破瘕積聚;解毒腫。主瘕積聚;脅下痞滿;無名腫毒;瘰鬁;亞瘡;鬁風;白禿。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3-1g。外用:適量,研末撒,浸酒搽,搗爛或熬膏敷貼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40 -
卷邊樁菇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主風寒濕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注意 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小兒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龍頭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氣血;祛風濕;消腫毒。主勞傷氣血虧虛;脘腹疼痛;咽喉腫痛;蛇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鴛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殺蟲。主痔瘺下血;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熟食。外用:適量,煮熟切片敷貼。 注意 1.《嘉佑本草》:食其肉,令人患大風。2.《日用本草》:肉不可食,食之動風發癩。 附方 ①治五痔漏瘡:鴛鴦一隻,治如食
2017-03-12 5 -
木瓜核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濕舒筋。主霍亂煩躁氣急。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生嚼 【各家論述】《綱目》:治霍亂煩躁氣急,每嚼七粒,溫水咽之。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