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寒濕;活血舒筋;消腫止痛。主風寒濕痹;手足頑麻;半身不遂;跌打損傷;牙痛;痄腮。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每次1-2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鵜鶘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澀腸。主赤白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存性研末,5-10g。 【各家論述】《嘉佑本草》:主赤白久痢成疳者。燒為黑末,服-方寸匕。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抗癌中藥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甘、微苦、性微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 臨床應用 適用於多種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肺癌及各種中晚期腫瘤。 常與白術、茯苓、白花蛇舌草、木香等配伍治療脾胃氣虛、肺氣不足的肺癌。 常與生黃芪、五
2017-03-12 10 -
抗癌中藥女貞子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苦、甘,性平。補肝腎,強腰膝。 臨床應用 適用於多種腫瘤,如肝癌、各種中晚期胂瘤和腫瘤患者放療和化療後。 常與龜板、鱉甲、牡蠣、桃仁等配伍治療肝陰耗損、陰虛火旺的肝癌。 常與墨旱蓮、枸杞子、熟地、黃芪等配伍治療正氣虛弱、肝腎
2017-03-12 17 -
抗癌中藥高良薑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辛,性溫。溫中,散寒,止痛。 臨床應用 適用幹脾胃虛寒、瘀血凝滯、胃氣上逆的食管、胃腫瘤。此外,還常用於治療脘腹寒痛,胃寒吐瀉噎膈反胃,食滯、瘴瘧,冷癖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3~10g。
2017-03-12 8 -
抗癌中藥海蛤殼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鹹,性寒。清熱利濕,化痰散結。 臨床應用 可用於抗腫瘤治療。此外,常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淋巴結結核;外用治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6~10g。
2017-03-12 61 -
老頭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涼血,益腎利水。治急性腎炎,尿血。 ②《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涼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腎炎,對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 【摘錄】《*辭典》
2017-03-12 21 -
甘木通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肝火;寧心神;降血壓;通絡止痛。主高血壓病;失眠;頭痛;四肢麻木;肝經風熱;目赤腫痛;風火牙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貌和:適量,搗爛塞患牙。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8 -
羅裙帶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癰疽瘡腫;疥癬;乳癰;喉痛;牙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鴨公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主肺熱咳嗽;肺癰;濕熱黃疸;熱淋;痢疾;帶下;淋巴結炎;癰疽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14 -
烏藥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寒回陽;溫中和胃。主陰毒傷寒;寒性吐瀉;疝氣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各家論述】《斗門方》:治陰毒傷寒,烏藥子一合,炒令黑煙起,投于水中,煎取三、五沸,服一大盞,候汗出回陽瘥。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7 -
鯉魚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明目;聰耳;定癇。主青盲;暴聾;久聾;諸癇。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溶化灌耳,或搗爛點眼。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諸癇。 2.《日華子本草》:治暴聾,煮粥服。 3.《綱目》:鯉魚腦髓和膽等分,頻
2017-03-12 9 -
毛柄短腸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驅蟲。主腸炎;流感;肝炎;瘡癤;腸道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味微苦,性涼,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祛濕、驅蟲的功能。用於腸炎、流感、瘡腫及腸道寄生蟲。 【
2017-03-12 7 -
楓香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泄瀉,痢疾,大風癩瘡。 ①《唐本草》:主水腫,下水氣,煮汁用之。 ②《本草拾遺》:止水痢。 ③《日華子本草》:止霍亂。刺風、冷風,煎湯浴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附方 ①治水瀉水痢:楓香
2017-03-12 56 -
大半邊旗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痢;斂肺止咳;解毒。主痢疾;久咳;瘡癤;外傷出血;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抗癌中藥苦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苦,性溫,有小毒。止咳,平喘,宣肺潤腸。 臨床應用 用於治療多種腫瘤,如肺癌、食管癌、賁門癌。此外,尚可治療咳嗽氣喘、大便秘結等。 用法用量 內服3~9g。
2017-03-12 10 -
抗癌中藥珍珠母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鹹,性寒。平肝潛陽,定驚明目。 臨床應用 適用於肝癌及鼻咽癌等腫瘤。 常與野菊花、生牡蠣、生地、丹皮、赤芍等配伍治療熱毒內蘊、耗損肝陰的肝癌。 常與牡蠣、玄參、麥冬、地骨皮生甘草等配伍治療肝鬱化火、口幹津少的鼻咽癌。 此外,
2017-03-12 20 -
小花棶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通經活絡。主高熱不退;瘧疾;痞塊;痛經;跌打損傷;骨折;癱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6 -
太白三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祛風顯;強筋骨。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崩漏;風濕新痹痛;艋骨酸軟;勞傷腰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03-12 5 -
抗癌中草藥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甘、微苦,性寒。潤肺祛痰,滑腸散結。 臨床應用 適用肺癌、縱隔腫瘤及胃癌、各種中晚期腫瘤。還可用於乳腺癌。 常與浙貝母、前胡、石韋、白毛藤、夏枯草等配伍治療氣滯不宣、肺氣壅遏、痰火互結的肺癌、縱隔腫瘤。 常與火麻仁、生地、知
2017-03-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