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誤診原因之治療致誤

治療是臨床的重要環節, 是診斷的目的, 理論上說正確的診斷是良好療效的前提, 錯誤的診斷常導致誤治。 但是, 從誤診學的角度看, 治療不僅僅是診斷的結果, 不恰當的治療也常常是誤診的原因之一, 常見誤診的治療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濫用治標掩蓋疾病的症狀

在中醫治法中有固澀法, 藥物中也有固澀藥, 主要用於久病體虛, 正氣不斂, 滑脫不禁等病證, 如久咳、久瀉、遺精、遺尿、小產、漏下等。 收澀藥往往有明顯的收斂作用, 對於緩解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治標”。 但是收澀藥有斂邪之弊,

因此辨證應當準確, 同時還要配合有效的“治本”的方藥。 臨床上部分醫生沒有嚴格掌握收澀藥的適應證, 則常因過早或濫用收澀藥而導致疾病的症狀被掩蓋, 產生誤診。 如休息痢反復下痢經久不愈, 如果濕熱未清, 即投收澀藥則雖下痢暫止, 但濕熱留戀, 後患無窮。 又如肺癌咳嗽, 久咳痰血, 醫者不察, 妄投收澀藥則咳嗽可能暫時停止, 但貽誤了診斷, 使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除此之外, 中醫尚有順治法, 即“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寒因寒用、熱因熱用“以及反佐法, 目的是針對病機採取順著疾病假像的方法, 或為了避免寒熱格拒, 寒藥溫服, 熱藥涼服。 但是如果不注意這一點, 也常常導致對病證判斷的失誤。

(二)對症處理改變疾病的典型表現

針對不同病證採取相應的治療(包括藥物、針炎、推拿、氣功等)本來是無可厚非的, 但有些治療會使一些典型的表現發生變化, 而引起誤診。 如痹證患者關節疼痛、遇寒則甚、得溫痛減、局部色青, 本為寒濕痹證, 但是採用散寒祛濕、通痹止痛的治療或施以針炎、熱敷等, 則可能使原有的寒象不明顯, 局部潮紅, 原來寒濕證的診斷依據發生變化, 如果沒有詳細診察, 就可能發生誤診。 又如食積患者, 食後腹脹、噁心嘔吐、噯腐吞酸、便秘, 經過治療後腹脹減輕、嘔吐已止, 反見泄瀉酸臭、泛酸等, 雖然食積未化, 脾胃不和, 但是由千原先的症狀發生了變化, 而可能被誤為食積已除, 脾胃虛弱。 再如麻疹患兒, 症見惡寒發熱、咽痛流淚、疹子初現、舌紅苔薄白、脈浮數,

過早投以清熱解毒, 而使疹出即沒, 則可能誤為麻毒已清, 忽略了進一步治療, 隨後可見高熱咳喘, 甚者神昏, 為麻毒內陷遏肺。 這些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此外, 針炎理療也常使一些症狀如疼痛等發生變化, 曾有一腸擁(急性闌尾炎)患者熱毒壅盛而見發熱、右少腹痛、疼痛拒按, 但醫者不察, 施以“阿是穴”局部針刺, 隨之疼痛頓減, 而誤以為療效卓著, 實際上闌尾己穿孔, 於是病情迅速惡化。 若遇這些情況, 稍加不慎, 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三)辨治不慎併發新的疾病

臨床誤治除了使原來病情加重外, 還可能併發一些新的病證, 這方面在歷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 張仲景在《傷寒論》有許多誤下、誤汗等論述,

記載了大量誤治而產生的併發症。 中醫歷來認為“藥者毒也”, 藥物治療主要是利用藥物性味的偏頗, 去糾正疾病過程中陰陽的偏頗。 但是如果用之不當, 常併發新的病證, 即醫源性或藥源性疾病。 這些新的疾病經常被誤診。 這裡舉一例說明:患者為一青年男性, 因訴經常性頭痛半年, 某醫診為“厥陰頭痛",投以吳榮萸東加味, 服5劑後自覺頭痛減輕, 但見面紅目赤, 口苦, 該醫認為藥能中病, 續服10劑, 至第七天突見頭痛難忍, 甚如刀劈、電灼, 右眼澀痛, 視物模糊, 次日頭痛有增, 右側前額目眶周圍長出成簇小水疤, 經另醫診為“帶狀疤疹", 改投龍膽瀉肝湯, 月餘漸複。

(四)藥效多歧不利試驗診斷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

用於治療疾病的載體, 中藥的使用主要依據中醫四氣五味及歸經配伍。 由於中藥大多屬天然藥物, 毒副作用小, 因而備受青眯。 某些現代研究報導認為, 許多中藥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這固然有其好的一面。 但是, 從另一角度理解, 這種“雙向調節”作用實際上是中藥作用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可能給臨床診斷特別是診斷性治療造成一定的困擾。

首先, 可影響對診斷結論的正確性判斷。 在臨床實踐中, 通過辨證施治, 給予某一方藥。

通常情況下, 療效好說明診斷正確, 療效差說明診斷不正確。 事實上, 有許多病證診斷正確, 療效卻並不理想, 這固然與中醫學發展水準和病證的複雜性有關, 但是中藥功效的不確定性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如田七既能化瘓又能止血;當歸是補血藥,但又能活血行氣,甚則動血耗血;柴胡既能疏肝又容易耗傷肝陰等等。相反的,有些病證雖然診斷失誤卻依然有效,如濕熱泄瀉,選用裳香正氣水;風寒感冒服用強力銀翹片等,雖然辨證錯誤,但仍然取得一定療效。這些現象對於提高診斷準確率來說都是不利的。

其次,不利於診斷性治療的開展。眾所周知,許多疾病由於認識水準的滯後,短時間內作出診斷是有困難的。現代醫學常根據初步診斷採用診斷性治療,藉以驗證原先診斷的正確與否,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但是,這種方法在中醫學中不太適用,理由正如前述,部分中醫療效與診斷的正確與否不成正比。臨床上可以見到,部分中醫醫生對某些病證也採取“投石問路”的方法,或中或不中,然後及時修正,這種做法對治療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對於提高中醫診療水準、減少誤診是否也有價值是值得探討的。

總之,治療與診斷是相輔相成的,從治療的角度探討誤診的原因能夠為我們研究中醫誤診學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澄清長期以來對“中醫看病憑經驗”和“中醫理論與臨床脫節”的錯誤認識。

如田七既能化瘓又能止血;當歸是補血藥,但又能活血行氣,甚則動血耗血;柴胡既能疏肝又容易耗傷肝陰等等。相反的,有些病證雖然診斷失誤卻依然有效,如濕熱泄瀉,選用裳香正氣水;風寒感冒服用強力銀翹片等,雖然辨證錯誤,但仍然取得一定療效。這些現象對於提高診斷準確率來說都是不利的。

其次,不利於診斷性治療的開展。眾所周知,許多疾病由於認識水準的滯後,短時間內作出診斷是有困難的。現代醫學常根據初步診斷採用診斷性治療,藉以驗證原先診斷的正確與否,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但是,這種方法在中醫學中不太適用,理由正如前述,部分中醫療效與診斷的正確與否不成正比。臨床上可以見到,部分中醫醫生對某些病證也採取“投石問路”的方法,或中或不中,然後及時修正,這種做法對治療有一定積極意義,但對於提高中醫診療水準、減少誤診是否也有價值是值得探討的。

總之,治療與診斷是相輔相成的,從治療的角度探討誤診的原因能夠為我們研究中醫誤診學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澄清長期以來對“中醫看病憑經驗”和“中醫理論與臨床脫節”的錯誤認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