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些嬰兒三天都不需要去排便, 那麼這樣的嬰兒就很有可能患上了便秘, 而且當嬰兒患上便秘的時候, 這個嬰兒就會總是大哭大鬧, 家長也就非常的急躁,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早日恢復, 那麼嬰兒便秘的護理方法都有哪些呢?
便秘是指腸子運動緩慢, 水分吸收過多, 導致大便乾燥堅硬, 次數減少, 排出困難。 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局限, 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 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秘, 嬰兒便秘時, 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 甚至發生肛裂。 肛裂的發生使嬰兒對大便產生恐懼心理,
?因此, 嬰兒便秘應及時解除。 由於嬰兒的胃腸道神經調節不健全, 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 若用藥物通便, 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發生腹瀉等。 所以, 對嬰兒便秘, 食物療法是最理想的。
?一、食物療法:對嬰兒便秘首先要尋找原因, 若系母乳餵養, 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 常有體重不增, 食後啼哭等。 對於這種便秘, 只要增加乳量, 便秘的症狀隨即緩解。 牛奶餵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 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 因而使大便乾燥堅硬。 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 增加糖量, 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 並適當增加果汁。
?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
?此外, 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 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 對通便很有幫助。 嬰兒便秘經以上飲食調整效果仍不佳者, 可給寶寶飲服蜂蜜水, 即常服蜂蜜水或將蜂蜜放入牛奶中餵養, 效果較好。 也可吃點大蕉, 短期內即能發揮潤腸通便的作用。 此外, 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 嬰兒便秘時可食用, 每次5~10毫升, 通便效果顯著。
?二、訓練排便習慣: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 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 常會出現便意, 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 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藥物處理: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 可以採用開塞露通便。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 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 使用時要注意, 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 家長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 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裡保留一會兒, 再讓孩子排便, 效果就好, 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 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去知道以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