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癲癇病的副作用很大, 尤其是對患者智力的影響比較大。 癲癇病中醫治療的方法與西醫治療的方法相比優勢更大一些, 中醫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中藥治療, 針灸治療等等。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提供一個由擁有50年癲癇治療經驗的中醫研究出的一副湯藥處方。
天地蟲龍湯
組成:白僵蠶30克, 地龍15克, 蟬蛻10克, 鉤藤30克, 全蟲4克, 蜈蚣1條, 山茱萸15克, 枸杞子15克, 補骨脂10克, 核桃2個, 人參10克, 黃芪30克, 甘草10克, 白術10克, 白芍15克, 酸棗仁15克。
功能:息風解痙、定癇止搐、健脾補腎、養心柔肝、氣血雙補。
主治:大發作性癲癇, 突然發作,
用法:水煎服, 日一劑, 早晚分服, 老人與小孩酌減。
方解:癲癇是臨床常見的綜合症, 為反復發作性腦機能失調病變, 包括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型發作, 局限性發作各種類型。
中醫認為癲癇之為病, 當分虛實二端, 虛則責之脾腎心肝虧虛, 實則責痰、火、風偏盛。 蓋腎主骨生髓, 腦為髓海, 腎虛則腦海失充, 功能失常;脾為後天之本, 化生精微, 填精補髓, 先天不足, 可後天補之。 若先天不足, 後天失調, 則精缺髓少, 腦氣失充。
再者脾虛生痰, 痰阻絡道, 清竅失養而被蒙。 腎水虧少, 不涵肝木, 木火生風, 風煽火動, 癲癇之由。 故脾腎心肝虧虛是癲癇發作之本,
方用山茱萸、枸杞子、補骨脂、核桃補腎填精, 兼顧陰陽;以人參、黃芪、甘草、白術益氣健脾助運, 冀其中調健運精微四布, 滋腎養骨生髓則腦髓充。 白芍、酸棗仁、枸杞子補血柔肝、養心安神, 心主安則五臟安和。 是方氣血雙補, 脾腎心肝同調以固其本。 白僵蠶、全蟲、蜈蚣、鉤藤、蟬衣、地龍熄風解痙, 定癇止搐以治其標。 作為治癲癇的基礎方, 標本兼顧, 對虛證及虛實夾雜證效果更佳。
加減:痰熱盛者加礞石、膽南星、枳實、瓜蔞、白礬;肝火旺者加龍膽草、梔子、黃芩、生地類;熱極生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效果因人而異。 希望大家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