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是一種可累及皮膚、黏膜、甲和毛髮的炎症性皮膚病。 本病發病原因不明, 近年對其發病機制有了較多研究, 提出多種學說。 扁平苔蘚在臨床上有一定特點, 典型的皮膚損害為紫紅或暗紅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小的多角形丘疹或斑片, 可自行消退, 多伴有明顯瘙癢, 有一定的好發部位, 好發于中年人, 組織病理有特徵性改變。
扁平苔蘚的檢查
1、詢問發病過程、自覺症狀、治療經過及消化道的幽門螺桿菌(HP)感染情況, 詢問誘因, 如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自身免疫及感染等。
2、口腔病損的特徵是否由白色細紋或丘疹構成的網狀、環狀、樹枝狀或斑塊狀等損害。
3、檢查時應注意病損的部位、形狀、色澤及周圍粘膜有無充血、糜爛或水皰等, 並注意有無皮膚病損同時存在。
4、必要時可做活檢, 注意與紅斑的鑒別, 對長期充血糜爛不愈的病損應嚴密觀察有無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