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蘚(lichen planus)又名扁平紅苔蘚(lichen ruber planus)。 是一種可累及皮膚、黏膜、甲和毛髮的炎症性皮膚病。 本病發病原因不明, 近年對其發病機制有了較多研究, 提出多種學說。 扁平苔蘚在臨床上有一定特點, 典型的皮膚損害為紫紅或暗紅色帽針頭至扁豆大小的多角形丘疹或斑片, 可自行消退, 多伴有明顯瘙癢, 有一定的好發部位, 好發于中年人, 組織病理有特徵性改變。
扁平苔蘚的治療方案
無症狀扁平苔蘚不需治療。 如懷疑為藥物或化學物引起應立即停用, 抗組胺藥物(如口服羥嗪或撲爾敏, )或許是通過其鎮靜作用來減輕中度瘙癢。
糜爛性口腔損害和廣泛性, 嚴重性瘙癢皮損常需用全身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開始時口服強的松每晨, 每週約遞減1/3量)。 然而,
其他可以用於治療嚴重病例獲得成功的全身療法包括維甲酸, 曲替酯和異維甲酸, 環孢菌素, 環磷醯胺以及PUVA等。 口腔糜爛扁平苔蘚可以口服氨苯碸或環孢菌素含漱。 本病傾向於自限性, 但數年後又可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