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癲癇的認識歷史悠久, 很多醫學專著中都指出抽搐是癲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但是對抽搐病因病機的認識卻不盡相同。 在《內經》多以外邪立論,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痙頑強, 皆屬於濕”, “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靈樞·經筋》曰:“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到了清代, 溫熱病學說的發展日臻完善, 提出了熱盛津傷, 肝風內動而發抽搐的觀點, 如《臨證指南醫案·痙厥》曰:“五液劫盡, 陽氣與內風鴟張, 遂變為痙”;《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曰:“木旺由於水虧, 故得引火生風, 反焚其本, 以致痙厥”。
中醫對癲癇症狀的認識是一個逐步豐富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