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抽搐是癲癇發作的常見症狀

中醫對癲癇的認識歷史悠久, 很多醫學專著中都指出抽搐是癲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但是對抽搐病因病機的認識卻不盡相同。 在《內經》多以外邪立論,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痙頑強, 皆屬於濕”, “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靈樞·經筋》曰:“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到了清代, 溫熱病學說的發展日臻完善, 提出了熱盛津傷, 肝風內動而發抽搐的觀點, 如《臨證指南醫案·痙厥》曰:“五液劫盡, 陽氣與內風鴟張, 遂變為痙”;《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曰:“木旺由於水虧, 故得引火生風, 反焚其本, 以致痙厥”。

中醫對癲癇症狀的認識是一個逐步豐富完善的過程,

認為除具有昏迷和抽搐表現的典型癲癇類型外, 還有一些症狀輕微、發作時間短暫、易被忽視的癲癇發作類型。 早在隋唐時期, 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風癇候》即指出:“其狀目睛不轉, 而不能呼”;明朝的醫家樓英在《醫學綱目·癲癇》中指出:“癲癇即頭眩也, 痰在膈間則眩微, 不僕”;同在明朝的醫家方賢在《奇效良方·五癇》中則指出:“風癲為病, 廢手足, 或一手一足, 或兩手兩足, 如癱不隨, 或口喝牽引”、“不廢頭目, 其人張狂, 如夢中, 如半醉, 燈下不知人”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