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是銀屑病的俗稱, 人們常說牛皮癬不好治癒, 因此給患者朋友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 那麼牛皮癬的類型有哪些呢?以下我們詳細的介紹。
尋常型牛皮癬
尋常型牛皮癬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類型。 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 以後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 形成邊界清楚的斑片, 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後顯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後可出現多個細小出血點。 上述鱗屑,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該病的三大臨床特徵。 該病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 呈對稱性分佈,好發於膝、肘關節伸側和頭部,少數病人的指甲呈點狀凹陷。
進展期:特點為皮疹多呈點滴狀,色澤鮮紅而發展迅速,鱗屑較多, 易脫落, 多有瘙癢感覺。 正常皮膚如受到外傷等刺激後, 可繼發為牛皮癬皮損, 醫學稱之為同形反應。
靜止期:病情保持於靜止階段, 無新疹出現, 舊疹也不見消退。
退行期:皮疹縮小, 逐漸消失。 皮疹消退後, 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減退或沉著斑。
膿皰型牛皮癬, 分為泛發性、限局性兩型。
1.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臨床少見。 本型發病急劇, 有全身不適並伴有弛張性高熱等全身症狀及白細胞增多。 皮損初發為急性炎性紅斑, 表面有多數密集針頭至粟粒大小黃白色無菌淺在性小膿皰。 膿皰可擴大融合形成“膿糊”狀。
2.局限性膿皰牛皮癬, 又稱掌蹠膿皰病, 多限於掌蹠, 常在大小魚際或足蹠部成批發生多數淡黃色針頭至粟粒大小膿皰, 基底潮紅。 約經1~2周膿皰破裂, 結痂, 脫屑。 以後又在鱗屑下出現小膿皰, 時輕時重。 自覺癢或疼痛。 可累及指甲, 呈混濁肥厚, 有脊狀隆起。 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常可見有銀屑病皮損。 亦有先發於掌蹠, 經多次反復發作後轉變為泛發性者。
3. 肢端膿皰病是銀屑病的少見類型,其特點是好發於手指和腳趾的遠端,肢端膿皰病經常繼發於局部皮膚的外傷和感染。
關節病型牛皮癬, 又名牛皮癬性關節炎, 常繼發於尋常型牛皮癬或牛皮癬多次反復惡化後, 亦可先出現關節症狀或與膿皰性牛皮癬及紅皮病性牛皮癬併發。 關節症狀與牛皮癬皮損有平行關係, 本病多見於男性。
綜合以上內容的介紹, 使我們認識了牛皮癬的類型。 如果您對牛皮癬的類型還有疑問, 詳情請諮詢線上專家, 謹祝您身體健康。
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