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大地開始回暖, 草木開始發芽, 萬物生機勃勃, 人體也同萬物一樣, 經過了寒冬的考驗, 迎來了春天。 隨著氣溫的回暖, 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 腠理疏鬆開泄, 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活躍, 細胞代謝逐漸趨於旺盛, 新陳代謝加快。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一書中有這樣兩句同樣經典的話:人與天地相參也, 與日月相應也。 意思是說, 人要遵守順應大自然的環境氣候規律而養生。 根據日常生活的經驗, 在春天時節, 要想不得病, 少得病, 我們可以採用以下若干簡單易行的防病方法。
一、加強保暖
早春時節, 氣溫逐漸回升, 有時候還會出現特別竄高的狀況。 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輕裝上陣”, 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很多穿短裙的時尚女性, 為了40歲以後的健康著想, 我們還是應“風度”“溫度”兼顧, 不要過早把身體暴露在寒風之中。 傳統養生保健中“春捂秋凍”的觀點是源於生活實踐而千真萬確的。 所以記得不宜過早地脫去冬衣。 要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衣服。 否則極易感受風寒, 引發呼吸系統等疾病發生。
二、飲食保養
漢代“醫聖”張仲景說:“當春之時, 其飲食之味, 宜減酸增甘, 飲食不可廢之一日, 以養脾氣。 ”就是說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 多吃點甘味的食品, 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 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
此外, 由於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 營養消耗相應增加, 老年人飲食宜甘而溫, 富含營養, 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 忌過於酸澀, 宜清淡可口, 忌油膩生冷, 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 如參、烈酒等, 以免助熱生火。 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養之品, 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橘、蔥、薑、蒜、香菜、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
推薦飲食:
百合紅棗銀杏羹
材料:百合50克, 紅棗10枚, 白果50克, 牛肉300克, 生薑兩片, 鹽少許。
做法:將牛肉用沸水洗潔淨之後, 切薄片;白果去殼, 用水浸去外層薄膜, 再用清水洗淨;百合、紅棗和生薑辨別用清水洗潔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 切兩片。 瓦煲內參加過量清水, 先用烈火煲至水滾, 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薑片, 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 參加牛肉, 持續煲至牛肉熟, 即可放入鹽少許, 盛出即食。
功效:補血養陰, 滋養養顏, 潤肺益氣。
三、戶外運動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晨”,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
另外, 散步、氣功、太極拳或八段錦等也都是很適宜在春季進行的運動, 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在公園等空氣清新的地方來進行。 這類運動項目一般比較柔緩, 沒有很激烈的動作, 可以有效地幫助人體活動筋骨、暢通氣血、升發陽氣, 是春季很好的運動選擇。
四、注意通風
室內門窗關閉時間過長, 空氣就會變得渾濁, 有利於各種病菌的滋生。 通風的實質就是及時補充新鮮空氣, 讓空氣中的病菌含量始終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準, 這樣一來, 屋子裡的人就不容易患病。 最好能上下午各開窗通風一次, 時間為15分鐘左右, 各個房間輪流。 通風時要注意給屋內的老人和小孩保暖。
五、心情舒暢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 萬物始生的特點, 注意保護陽氣, 著眼於一個“生”字。 按自然界屬性, 春屬木, 與肝相應。 春季肝陽亢盛之時, 情緒易急躁, 要做到心胸開闊, 身心和諧。 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 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 影響肝的疏泄功能, 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 免疫力下降, 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等。因此,春季養生要不怒。
另外,《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臥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女性朋友不妨一試。
推薦閱讀:
早春養生 五個方法健康過春天
春季易“內火” 對症飲食來清火
春天容易疲倦 5個方法趕走春倦
美麗從春開始 女性早春健康手冊
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等。因此,春季養生要不怒。另外,《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臥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女性朋友不妨一試。
推薦閱讀:
早春養生 五個方法健康過春天
春季易“內火” 對症飲食來清火
春天容易疲倦 5個方法趕走春倦
美麗從春開始 女性早春健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