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皮肌炎的中醫治療

皮肌炎的確切病因尚不夠清楚, 可能為病毒感染, 機體免疫異常對自我的異常識別以及血管病變, 三者亦可能有相互聯繫, 皮肌炎的的治療方法很多, 下面專家介紹皮肌炎中醫辨證論治方法。

1、濕毒化熱證

症狀:發熱, 口微渴, 顔面紅赤, 眼瞼紫紅, 身有皮疹, 肌肉疼痛, 肢軟無力, 或胸悶腹脹, 或溲赤便幹, 或皮膚作痛, 脈濡數或滑數, 舌赤, 苔黃膩。

治法:解毒利濕清熱。

方藥:清營東加減。 臨床體會:皮肌炎在初、中期, 以皮膚症狀為主者, 服之有效。 若病屬晚期, 血清酶類仍高者, 應在此方基礎上加補氣利濕之品。

2、脾虛濕熱證

症狀:肌肉疼痛, 四肢痿軟無力, 身熱不揚, 頭痛如裹, 眼瞼紫紅, 身有紅斑, 食少納呆, 吞咽無力, 或腹脹便溏, 脈滑數, 舌紅苔膩。

治法:健脾益氣祛濕清熱 。

方藥:升陽益胃東加減。 臨床體會:本方主要用於治療皮肌炎以肌肉症狀為主, 病在初、中期為宜。

3、風熱客表傷肺證

症狀:發熱惡寒, 皮痛, 肌痛, 面部戲赤, 眼瞼紫紅, 肢軟無力, 或胸悶詠嗽, 或氣短咽幹, 脈浮數無力。 舌紅苔白。

治法:清熱解表潤肺。

方藥:清燥救肺東加減 。 臨床體會:本方多用於皮肌炎初期, 或皮膚改變明顯者。

4、肝腎陰虛證

症狀:病久不愈, 邪戀不去, 症見身倦神疲, 肢軟無力, 頭暈腰酸, 肌肉萎縮, 皮膚不榮, 手足麻木, 午後發燒, 脈細數或虛數, 舌紅少苔。

治法:滋補肝腎, 舒筋通絡。

方藥:一貫煎合四物東加減。 臨床體會:本方多用於晚期病例, 病久入絡, 或陽損及陰, 或陰損及陽。

5、毒熱證

治法:宜清營涼血解毒, 理氣活血。

方藥:雙花、連翹、公英、生地、白茅根、生玳瑁、丹皮、赤芍、川連、綠豆衣、茜草根、生地、加減, 高燒加犀角粉、羚羊角粉。 水腫加車前子, 澤瀉、關節疼痛加秦艽、雞血藤, 氣虛加生黃芪或黨參。

6、寒冷證

治法:宜溫經散寒, 活血通絡。

方藥:雞血藤, 海風藤、全絲瓜、鬼箭羽、鬼見愁、二芍、路路通、桂枝、祁艾、當歸。 腹脹便溏加白術、茯苓、肌肉關節痛重加秦艽、鳥蛇、紅斑持久不退加雞冠花、淩霄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