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壞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一提到壞習慣, 有的家長就特別緊張, 一提到好習慣, 就想拿來訓練孩子。 我想問一個根本問題,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培養好習慣?大家都這麼認為, 所以它真的就是不可置疑的真理嗎?可能家長會說, 養成好習慣, 孩子將來的生活才能幸福成功。 好, 既然我們的根本目的都是希望孩子擁有幸福人生, 那我們就用蘇格拉底的精神, 把這個問題看個清清楚楚。

壞習慣如何形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女士在微博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週末, 兩個初中生各自在家玩電腦, 都在午飯擺上桌時不願下線。

一位媽媽叫孩子兩次, 看孩子不願下線, 愉快地把飯碗端給孩子, 讓他一邊玩一邊吃, 不讓孩子彆扭;另一位媽媽叫孩子兩次, 看孩子不願下線, 不再吱聲, 吃完飯收拾掉飯桌, 把剩下的飯倒垃圾桶, 懲罰孩子, 不給他吃飯。 大家覺得哪個方法好?

這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話題。 一些家長訓孩子就像訓狗一樣, 通過懲罰、給臉色、講道理讓孩子知道邊界, 不養成壞習慣。 如同狗若尿到地板上就讓它少吃頓飯, 狗就不會養成地板上尿尿的壞習慣。 這就是行為主義的核心理念, 人跟電腦程式沒兩樣, 你允許他邊吃邊玩, 他就會永遠邊吃邊玩, 永遠不懂得按時專心吃飯。 你要求他吃飯時必須放下遊戲, 他就學會了專心吃飯,

從此養成“好習慣”。 若給孩子完全的自由, 孩子就會一事無成甚至殺人放火。 很多家長心目中理想的孩子, 不是一個獨立豐富的精神存在, 而是機器人。 日本人有前途, 希望他們早日造出機器人孩子, 這樣有些家長就不必生養一個真正的孩子, 讓雙方都活在痛苦和壓抑當中。

孩子究竟是如何學習成長的?除了行為主義, 幾乎各種心理學流派都研究出同一個結果:孩子通過“內化”與撫育者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 所謂的人格, 就是孩子與父母的各種情感關係模式, 內化到心裡去, 就成為了以後的性格, 決定一生的命運。 若媽媽內心是有覺知, 輕鬆自在的, 無論把飯菜端給孩子還是倒掉, 都很好。 若媽媽壓抑怨恨, 怎麼做孩子都會難受。

內化到孩子心裡去的, 其實不是父母的行為, 而是和父母的情感關係。 若媽媽真實自然, 孩子也就學會靈活自在的愛。 將來, 自己的愛人忙於工作或者打遊戲正開心, 可能會勸愛人放下工作休息一會, 好好吃頓飯, 也可以把飯菜端給愛人, 甚至甜甜蜜蜜互相喂兩口, 不必執著於“必須按時專心吃飯”的“好習慣”而和愛人鬧彆扭。 大多數夫妻情感破裂, 都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 就是各自認為的“正確人生方式”不同。

正確, 之所以變得如此重要, 不可置疑, 因為童年只有在符合父母認為的“正確方式”時, 父母才能接受我們, 這背後, 是深深的恐懼。 現在, 我們成了父母, 出於無意識的恐懼, 也拼命把“正確”灌輸給孩子, 生怕因為自己管教不當而讓孩子不夠優秀。

這其實並不是孩子的需要。

沒有被父母訓練過一定要按照正確行為習慣生活, 並且得到愛和支援的孩子, 面對大家覺得很難處理的矛盾, 常會有各種出人意料的靈活解決方案。 這樣的人, 在我們這個社會確實少見, 我見過的, 做生意都很成功, 而且特別輕鬆, 公司很少去管。 智慧, 是健康心靈自然的表達。

如果訓練孩子好習慣的過程, 沒有愛的流動, 沒有輕鬆愉快, 必然帶來反彈。 我自己深有體會, 我和媽媽因為收拾房間的問題吵了10年, 媽媽每天充滿怨氣的要求我收拾東西,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是亂放東西。 後來因為太痛苦開始學習心理學, 學習包容自己, 允許自己的所有行為習慣。

有自己的房子, 亂了半年後, 開始喜歡收拾東西, 最後井井有條, 佈置得溫馨又方便, 比媽媽整潔得多, 就算去很亂的朋友家住, 也不覺得有問題。 為什麼沒有人要求我訓練我的時候, 我卻開始喜歡秩序了?因為秩序, 和所有美德, 都是是人類的本心, 只要內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 美好的品質自然要呈現, 而且不會變成教條。

若有充足的愛和流動, 那孩子的好習慣會自然呈現, 也無須訓練。 真正美好的品格, 是得到充足的愛和允許之後, 靈魂最自然的選擇。 比如獨立, 每個生命帶著自己的使命而來, 媽媽對嬰兒經常積極回應, 盡力滿足, 嬰兒可以全然的依戀媽媽, 長大後自然信心慢慢, 昂首挺胸地去探索世界, 完成他靈魂的使命。 你若硬要幫忙,孩子還嫌你障礙自己呢。相反,從小訓練孩子獨立,不可以依賴父母,孩子可能一輩子卡在無助和不安當中,總在尋找依戀滿足,沒有能量去自我實現。再說寬容,嬰兒都有攻擊性,在大人的觀念看來是無理取鬧,如果媽媽能抱持嬰兒的攻擊,孩子就感受到,攻擊是可以的,展現攻擊性的我也值得愛,那孩子長大後自然對別人寬容友善,同時會充滿力量捍衛自己。再說說合理要求,若孩子常常被及時滿足,心中對“得到”很有確定感,不會因為得不到的恐懼,歇斯底里的要求立刻兌現。越長大,越能安然的等待合適的時機,提出合理要求。

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壞習慣會讓孩子學去。比如父親酗酒,夫妻感情又很差,媽媽忍不住教育兒子,你爸爸是個混蛋,你千萬不能學他。兒子小時候會很乖,煙酒不沾,結婚後,卻突然開始酗酒,甚至打老婆,這樣的例子很多,因為每個孩子都天然地渴望在情感上接受父母,若意識上不被允許,潛意識就會補償,而潛意識是支配行為的,所以變成了行為上認同父親。奧巴馬的父親,真可以說是“混蛋”,拋妻棄子,奧巴馬媽媽靠救濟金獨自養活兒子,但媽媽沒對兒子說,你爸不是個東西,拋棄我,你絕對不能愛他。相反,媽媽一直講給兒子,你的爸爸是非洲的王子,歌唱得特別好,非常有才華等等。媽媽鼓勵兒子認同爸爸,奧巴馬果然成了很有男人味的“國王”,家庭穩定,沒有拋妻棄子。

父母無須完美,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壞習慣”,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有自己的原因,並願意為此負責,這不影響彼此尊重和相愛。如果酗酒的爸爸對孩子比較愛,媽媽也鼓勵孩子接納這樣的爸爸,孩子會獲得這種感覺:缺點再大的人也會愛我,也值得我的尊重。孩子獲得廣闊而靈活的人際關係。行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沒關係,關鍵是,給孩子這種底氣,無論如何,愛都存在。

壞習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沉溺網游,覺得今天不管他,將來他就會沉溺其中一事無成。我曾經在小學2年級時瘋狂愛上電子遊戲,現在看來我的父母真是奇葩,媽媽從來不制止,爸爸甚至主動拉我比賽。這樣沉溺了1年,成績從班裡第1名往後掉,父母居然也不擔心,還是興致盎然地陪我玩,後來我們全家人都玩夠了,我也充分體驗過打遊戲的快樂,感到很滿足。從中學到大學,對同學們癡迷的網遊都不感冒,偶爾玩之,拿得起放得下。

所有頑固的壞習慣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那些真正長期沉溺遊戲,影響到正常工作生活的人,一定在現實中匱乏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自在和快樂的能力。而遊戲,卻能帶來掌控感和虛擬的社交。真實的世界其實遠比虛擬世界有趣,但為什麼我們不敢進入真實世界呢?作為嬰兒,媽媽就是整個世界,如果媽媽能“看到”嬰兒,嬰兒就能擁抱整個世界,長大後敢於體驗真實的生活。若孩子嚴重匱乏愛和關注,在現實世界中也會不斷重複體驗到挫折,越來越退縮,最後縮進安全的網路世界。所以網癮背後最深處的聲音是,“我渴望被媽媽看到,但是我太絕望了。”

道理本是為維護感受而生,因為我們的真實感受被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包裹著,乾枯地活在頭腦中,所以我們需要學心理學,認識這些防禦,最終的目是讓感受自由流動。心理學道理是用來進行自我認識的,若拿來要求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則本末倒置,又成了防禦。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說:“我今天很難受,所以脾氣大了點”。丈夫學了心理學,說;“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你不能跟我發脾氣。”這個說法,和“沒看我養家賺錢忙著嗎,別煩我”本質一樣,只是套上了心理學的外衣,顯得更正確。無論說法多正確,問題是,愛的流動被切斷,這個說法本身又變成了一種防禦,防禦我們體驗當下的真實情感,又一次從感受中逃跑了。

所有學科、道理,都只是個說法,我們要學習正確的方法,也要學會放下,真實勇敢的投入生活,讓愛流動。

你若硬要幫忙,孩子還嫌你障礙自己呢。相反,從小訓練孩子獨立,不可以依賴父母,孩子可能一輩子卡在無助和不安當中,總在尋找依戀滿足,沒有能量去自我實現。再說寬容,嬰兒都有攻擊性,在大人的觀念看來是無理取鬧,如果媽媽能抱持嬰兒的攻擊,孩子就感受到,攻擊是可以的,展現攻擊性的我也值得愛,那孩子長大後自然對別人寬容友善,同時會充滿力量捍衛自己。再說說合理要求,若孩子常常被及時滿足,心中對“得到”很有確定感,不會因為得不到的恐懼,歇斯底里的要求立刻兌現。越長大,越能安然的等待合適的時機,提出合理要求。

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壞習慣會讓孩子學去。比如父親酗酒,夫妻感情又很差,媽媽忍不住教育兒子,你爸爸是個混蛋,你千萬不能學他。兒子小時候會很乖,煙酒不沾,結婚後,卻突然開始酗酒,甚至打老婆,這樣的例子很多,因為每個孩子都天然地渴望在情感上接受父母,若意識上不被允許,潛意識就會補償,而潛意識是支配行為的,所以變成了行為上認同父親。奧巴馬的父親,真可以說是“混蛋”,拋妻棄子,奧巴馬媽媽靠救濟金獨自養活兒子,但媽媽沒對兒子說,你爸不是個東西,拋棄我,你絕對不能愛他。相反,媽媽一直講給兒子,你的爸爸是非洲的王子,歌唱得特別好,非常有才華等等。媽媽鼓勵兒子認同爸爸,奧巴馬果然成了很有男人味的“國王”,家庭穩定,沒有拋妻棄子。

父母無須完美,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壞習慣”,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有自己的原因,並願意為此負責,這不影響彼此尊重和相愛。如果酗酒的爸爸對孩子比較愛,媽媽也鼓勵孩子接納這樣的爸爸,孩子會獲得這種感覺:缺點再大的人也會愛我,也值得我的尊重。孩子獲得廣闊而靈活的人際關係。行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沒關係,關鍵是,給孩子這種底氣,無論如何,愛都存在。

壞習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沉溺網游,覺得今天不管他,將來他就會沉溺其中一事無成。我曾經在小學2年級時瘋狂愛上電子遊戲,現在看來我的父母真是奇葩,媽媽從來不制止,爸爸甚至主動拉我比賽。這樣沉溺了1年,成績從班裡第1名往後掉,父母居然也不擔心,還是興致盎然地陪我玩,後來我們全家人都玩夠了,我也充分體驗過打遊戲的快樂,感到很滿足。從中學到大學,對同學們癡迷的網遊都不感冒,偶爾玩之,拿得起放得下。

所有頑固的壞習慣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那些真正長期沉溺遊戲,影響到正常工作生活的人,一定在現實中匱乏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自在和快樂的能力。而遊戲,卻能帶來掌控感和虛擬的社交。真實的世界其實遠比虛擬世界有趣,但為什麼我們不敢進入真實世界呢?作為嬰兒,媽媽就是整個世界,如果媽媽能“看到”嬰兒,嬰兒就能擁抱整個世界,長大後敢於體驗真實的生活。若孩子嚴重匱乏愛和關注,在現實世界中也會不斷重複體驗到挫折,越來越退縮,最後縮進安全的網路世界。所以網癮背後最深處的聲音是,“我渴望被媽媽看到,但是我太絕望了。”

道理本是為維護感受而生,因為我們的真實感受被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包裹著,乾枯地活在頭腦中,所以我們需要學心理學,認識這些防禦,最終的目是讓感受自由流動。心理學道理是用來進行自我認識的,若拿來要求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則本末倒置,又成了防禦。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說:“我今天很難受,所以脾氣大了點”。丈夫學了心理學,說;“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你不能跟我發脾氣。”這個說法,和“沒看我養家賺錢忙著嗎,別煩我”本質一樣,只是套上了心理學的外衣,顯得更正確。無論說法多正確,問題是,愛的流動被切斷,這個說法本身又變成了一種防禦,防禦我們體驗當下的真實情感,又一次從感受中逃跑了。

所有學科、道理,都只是個說法,我們要學習正確的方法,也要學會放下,真實勇敢的投入生活,讓愛流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