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痙攣性腦癱患兒的症狀

痙攣型腦癱患兒大約占所有腦癱患兒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 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癱類型, 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 家庭的幸福和社會人口素質的提高, 因此痙攣型腦癱的治療也得到了最廣泛的關注, 所以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痙攣性腦癱患兒的症狀有哪些?

痙攣性腦癱的症狀如下:

痙攣性腦癱患兒大多數有情緒或行為異常, 此與大腦功能受損有關。 大量臨床資料表明, 大腦的邊緣系統受損時, 可引起患兒情緒異常。 患兒表現為好哭、任性、固執、孤僻、脾氣古怪、情感脆弱、易於激動, 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緒不穩定等。

這些症狀以手足徐動型患兒較為常見。 此外, 多數腦癱患兒表現有活動過多, 注意力分散, 行為散亂等。 偶爾見患兒用手猛擊頭部、下頜等自身傷害的“強迫”行為。

第一、由於牽張反射亢進, 在臨床中表現為腱反射亢進、跟腱反射亢進、踝陣攣等症狀, 當被動伸展關節時, 有折刀樣的感覺, 稱為折刀征。

第二、表現在肌群上, 由於牽張反射亢進, 引起持續性肌緊張呈亢進狀態, 出現姿勢、運動異常, 關節變形, 攣縮。

第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肌緊張的程度, 如刺激的強度、患兒的興奮性等。 如果肌緊張增強, 在障礙部位如肩胛、髖關節等周圍的肌肉同時強烈收縮, 可以出現典型的固定姿勢。 某一組肌肉可因拮抗肌痙攣的相反神經抑制障而發生減弱。

痙攣性腦癱的特點

一.肢體的靈活性下降, 關節僵硬;

二.肌力不能充分發揮;

三.肌腱反射亢進;

四.肌肉被牽拉伸展時出現強烈的阻力;

五.常出現過強的屈肌反射。

痙攣肌肉是主動肌和拮抗肌同時過強收縮, 或者肌張力高的拮抗肌抑制主動肌發揮功能。 根據肢體障礙部位, 痙攣型腦癱又分為四肢癱, 三肢癱, 截癱, 偏癱, 單癱, 雙重癱, 雙側偏癱等類型四肢癱型在嬰兒期開始就明顯地不能隨年齡正常發育, 抬頭坐立弛緩。 偏癱型侵及一側上下肢, 有時上肢比下肢重。 截癱型則侵及雙下肢, 如內收肌痙攣嚴重時, 表現為抱起患者其雙下肢交叉畸形, 可行走的患者則表現為剪刀步態。

跟腱攣縮將出現尖足畸形, 合併脛後肌攣縮則表現為馬蹄內翻足畸形, 在行走或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

隨著醫學的高速發展, 痙攣型腦癱的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腦癱不再像過去大家認為的那麼難以治療, 不過關鍵還是要選對療法和醫院。 在痙攣型腦癱的治療上家長如果不能選對療法和醫院, 浪費錢不說, 最重要的浪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從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特點看, 發現越早, 腦神經系統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治療效果越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