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半的豆豆最近總是不喜歡吃飯, 還偶爾喊肚子疼, 家裡老人說可能是水果吃多了, 衛生沒注意, 孩子肚裡有了蛔蟲, 媽媽張女士便在藥店買來打蟲藥給豆豆服用, 連吃了幾天後, 她觀察孩子大便並沒有發現蛔蟲的痕跡, 便帶孩子到省婦幼保健院兒內科就診。
兒內科許慧主任醫師接診檢查後, 發現豆豆並無明顯的疾病症狀, 也沒有蛔蟲感染。 她指出, 可能是天氣炎熱飲食不當造成孩子食欲減退。
許主任介紹, 進入夏季, 門診中有很多家長前來諮詢可否給孩子服用打蟲藥。 更有很多家長, 在發現孩子出現食欲不好、磨牙、或者臉上出現花白等現象後,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每到夏季就定期給孩子吃打蟲藥, 理由是夏季成人和兒童往往進食大量生鮮蔬菜和瓜果, 上面難免帶有蛔蟲卵, 感染蛔蟲的機會較多。
許主任指出, 這種做法是相當不科學的。 打蟲藥是通過藥力使蟲體不能存活, 繼而排出體外。 但這也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和服用其他藥物一樣, 打蟲藥服用不當還會產生不良反應, 如頭暈、頭痛、嘔吐等。
另外, 驅蟲藥服用後, 需經肝臟分解代謝或經腎臟排泄, 特別是兩歲以內的小寶寶肝、腎等器官發育尚不完善, 自行服用會傷害肝、腎臟等, 並且肝腎功能不全、脾胃虛弱、急性發熱的兒童,
許主任介紹, 現在的蔬菜水果種植過程中絕大部分使用的是化肥而非農家肥, 產生蛔蟲的管道並不多, 而通過長期門診觀察, 城市的孩子感染蛔蟲的少之又少, 除非是衛生條件相當差的地方。
因此她提醒家長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打蟲藥, 若發現孩子有疑似症狀可以為孩子檢查大便, 確診之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小兒蛔蟲病的症狀
孩子常喊肚子痛, 尤以臍周部位為多, 揉按後可緩解。
孩子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
在小兒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 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 即俗稱“蟲斑”。
無明顯原因, 孩子的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
孩子有偏食表現, 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泥土、紙張、布頭等。
孩子吃得多, 易饑餓, 愛吃零食, 但總也胖不起來。
編輯推薦:
寶寶喜愛按壓肚皮或因有蛔蟲
病從口入 把關衛生抗擊小兒蛔蟲病
秋季, 給孩子打蛔蟲的好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