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整體, 防治疾病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 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即所謂的“子午流注、適時開穴”理論。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此時陽氣發洩, 氣血趨於體表, 皮膚鬆弛, 毛孔張開, 此時利用藥物滲透皮膚, 刺激穴位, 可到疏通經絡, 調節臟腑, 溫陽利氣、祛散伏痰的功效。
首都兒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已開展穴位貼敷多年,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 無毒副作用, 易被患者接受, 貼敷法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 可疏通經絡, 調節臟腑功能, 達到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的效果。
方法:從入伏第一天開始, 貼一天停二天, 直至三伏結束。
2010年伏貼時間:頭伏:7月19日-7月28日 中伏:7月29日-8月7日 三伏:8月8日-8月17日
穴位示意圖:
貼敷須知:
1、成人貼敷前用鮮生薑片把穴位擦紅, 效果更佳, 貼敷時間8-10小時, 兒童4-6小時。
2、貼敷後局部皮膚出現發紅、微癢及燒灼感, 屬藥物正常反應, 外用抗過敏軟膏即可。
3、敷貼期間, 忌煙、酒及生冷、油膩、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