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的診斷方法很多, 常見的有腦電圖、核磁共振檢查等。 中醫博大精深, 中醫對小兒腦癱的診斷也是有獨到的方法的, 那麼小兒腦癱的中醫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望形態望形態是指觀察患兒的形體動態, 即從患兒的形體強弱、肥瘦活動狀態來推測疾病的情況。 小兒形體的望診包括望頭囟、軀體、四肢、肌膚、毛髮指甲。 凡發育正常、筋骨強健、肌豐膚潤、毛發黑澤、姿態活潑者, 為胎稟充足、健康體魄的表現。 若筋骨軟弱、肌瘦形瘠、皮膚乾枯、毛髮萎黃、囟門逾期不合、姿態呆滯者, 多為有病之象。 腦癱患兒多表現為囟門遲閉、筋骨軟弱,
苗竅是指舌為心之苗、目為肝之竅、鼻為肺之竅、口為脾之竅、耳及前後二陰為腎之竅。 臟腑有病每能反映于相應的苗竅, 因此審查苗竅也是診斷中的重要環節。
1、察目:
目能傳神, 察目要十分注意觀察眼神的變化。 健康小兒多黑睛圓大, 神采奕奕, 為肝腎氣血充沛的表現。 腦癱患兒的目光多無神, 甚者二目轉動呆滯目偏視。
2、察舌:
舌通過經絡直接間接地與許多臟腑相關聯, 臟腑的病變每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 臨床上望舌, 主要觀察舌體、舌質、舌苔的變化。 舌體腫大, 板硬麻木, 舌色深紅為木舌, 多為心脾兩經積熱;舌吐唇外,
3、察口:
口唇代表脾胃的功能狀態。 唇色淡白說明脾胃虧虛, 唇色發暗表明內有瘀血。 腦癱患兒口唇一般為淡暗無光澤, 表現為唇暗紅少津。
望神色望神色是指觀察小兒的精神狀態面部氣色。 凡精神振作、兩目有神、表情豐富、面色紅潤、呼吸調勻, 均為氣血調、神氣充沛無病的表現, 雖有病, 也多輕而易愈。 反之, 如果患兒精神萎軟、二目無神、面色晦暗、疲乏嗜睡、表情呆滯、呼吸不勻, 則為有病的表現, 且病情較重。 腦癱患兒多為肝腎脾虛為本, 痰濁瘀血為標, 故望其神色多為精神萎軟, 二目無神, 面色6光白萎黃髮青, 表情呆滯,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小兒腦癱的中醫診斷方法, 希望廣大患兒的家長可以選擇中醫治療方法儘早的治療, 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影響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