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發病病因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是急性腎衰竭的一種類型, 又稱為腎前性氮質血症, 是指有效迴圈血量下降所致的功能性腎小球灌注壓下降, 而是指的結構並無異常變化。

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血容量不足

1)消化道失液:如嘔吐、腹瀉。

2)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會引起的休克或血容量不足, 有時兩者也會共存, 腎嚴重灌注不足,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 腎小管變性及壞死, 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3)皮膚大量失液:見於中暑或大量出汗之後未及時補充血容量。

4)第間隙失液:如大面積燒傷,

腹膜炎, 壞死性胰腺炎, 大量液體進人第間隙引起嚴重血容量不足, 導致腎衰竭

5)過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鹽。

腎灌注不足

心血管疾病由於心排血量嚴重不足而導致腎灌注不足, 見於: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併心源性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時更易合併急性腎衰竭。

3)心包填塞:此時體循環淤血, 嚴重影響心排血量。

4)腎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5)大面積肺梗死。

6)嚴重心律失常。

末梢血管擴張或感染中毒

末梢血管擴張或感染中毒, 此時有效迴圈血量重新分佈, 見於:

1)血壓降低過快、過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2)腎血管阻力增加見於大手術後及麻醉時。

3)肝腎綜合征。

4)前列腺素抑制劑引起前列腺素分泌減少如阿司匹林、吲跺美辛及布洛芬等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