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子宮肌瘤的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 血瘀是子宮腺肌病的病理實質, 各醫家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 根據瘀血形成的原因, 又有從氣滯血瘀、寒凝血瘀、痰瘀互結、瘀熱互結、腎虛血瘀、氣虛血瘀等辨證論治, 有良好的效果。

最常見三類體質辨證治療:

1、氣滯

治法:行氣導滯, 活血消症

方藥:香棱丸加減。 木香10g, 丁香15g, 三棱25g, 枳殼15g, 莪術25g, 青皮10g, 川楝子15g, 小茴香15g、可水煎服, 也可共為細末, 製成水丸內服。 月經不調加丹參20g, 香附15g。 帶下過多加茯苓15g, 苡仁15g, 白芷10g;腹痛劇烈加延胡索15g, 田七15g。

2、血瘀

治法:活血破瘀, 消症散結。

方藥:桂技茯苓丸加減。 桂枝15g, 雲苓20g, 丹皮20g,

芍藥15g, 桃仁15g。 可水煎內服, 可共為細末, 製成水丸內服。 月經過多或崩漏不止, 加蒲黃15g, 五靈脂20g;帶下過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劇烈加延胡索15g, 乳香15g, 沒藥15g;月經過少或閉經者加牛膝20g, 澤蘭15g, 包塊明顯, 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堅藥加水蛭等。

子宮肌瘤症是女性婦科疾病的一種, 很多子宮肌瘤患者朋友們都會存在氣滯, 血瘀的問題, 針對這兩個問題, 我們可以使用中醫的治療方法來進行治療, 上述內容為我們具體的介紹了如何使用中醫的治療法來治療子宮肌瘤。

3、痰濕證

表現:下腹包塊, 隱隱作痛, 按之柔軟, 帶下量多, 色白粘稠, 胸脘痞悶, 怕冷, 形體肥胖。 舌質紫暗, 舌苔白膩, 脈濡細。

中成藥:

①六君子丸, 每丸6~9克, 每日2~3次, 溫開水送服。

②參苓白術丸,

每次6克, 每日2次, 空腹時大棗煎湯或溫開水送服。

食療:

①白術250克, 蒼術250克, 茯苓250克, 生薑150克, 大棗100枚。 前3味洗淨烘乾, 研細過篩, 大棗去核, 生薑研成泥後去薑渣。 以薑棗泥調和藥粉為膏, 防腐貯存備用。 早晚各服30克, 米酒送服。

②苡仁根30克, 老絲瓜(鮮品)30克, 水煎取汁, 加紅糖少許調味服食, 每日1劑, 連服5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