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失去過才會懂得珍惜。 37歲的甯先生在經歷了人生最灰暗的五年之後, 終於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五年前, 甯先生由於外感因素導致面部浮腫, 經醫院檢查顯示:其查尿蛋白3+, 尿隱血2+, 被診斷為急性腎炎, 在醫院門診進行了4個月的中藥湯劑治療之後, 尿常規轉陰, 未再治療。 但是從那時候開始, 甯先生仿佛就和腎病過不去了。 次年的5月甯先生又由於雙腎多發結石進行了排石湯治療。 隨後不到三年的時間, 又由於勞累後腰痛, 檢查尿PR0 3+, BLD 3+, 進行了青黴素治療, 但效果並不明顯, 不得不轉入更高一級的醫院進行治療。
經過詳細的檢查顯示:甯先生症見腰痛乏力, 頭暈心悸, 口渴多飲多汗, 晨起噁心無嘔吐, 胃納, 無肢體抽搐, 偶皮膚瘙癢, 足跟痛, 夜尿2次, 大便日3次, 舌紅苔薄脈弦細, 血壓:120/95mmHg, 尿常規:PRO 2+, BLD 3+, 24h尿蛋白定量3.14g, 血尿素氮9.47mmol/L,Cr 138.41μmol/L, 尿酸535μmol/L。
中醫診斷為關格, 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辨證屬於:腎虛血瘀, 濕毒內蘊。 醫生認為對於甯先生的治療應以補腎扶正, 活血化瘀, 化濕降濁為主。
處方:生芪, 川芎, 生芪炭, 車前子草, 赤芍, 靈脂, 蒲黃炭, 大黃, 大黃炭, 海藻炭, 蟲草, 芡實, 白術, 萹蓄, 石葦, 地膚子, 丹皮, 白蘚皮, 五味子, 茵陳, 半枝蓮, 白術等。 水煎服200ml, 一日兩次, 三日一劑。
服藥一個月時間, 甯先生前來複診顯示:腰痛無明顯乏力, 無頭暈, 偶感心悸, 無噁心嘔吐, 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