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 中醫稱之為魚鱗癬、蛇皮癬, 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皮膚乾燥、鱗屑, 像魚鱗或蛇皮一般。 中醫認為魚鱗病以肝腎陰虛, 脾胃衰弱, 榮血不足, 血虛生風, 風盛則燥, 肌膚失去濡養而成。 病機以血虛、血燥、肌膚失養為主, 而常選用滋陰養血潤燥之法。
肝腎陰虛證
症狀:多自幼發病, 有家族史, 鱗屑色較黑或深褐。
治則:滋補肝腎, 祛風潤燥
方劑:五蟲藥酒
組成:全蟲30g, 蜈蚣10g, 廑蟲25g, 白花蛇30g, 地龍30g, 黃芪30g, 黃精20g, 生麻黃25g, 生熟地各10g, 紅花20g, 當歸20g, 何首烏20g。
用法:研末, 用雙層消毒紗布包裹後浸入60度優質白酒250ml中密封7天, 並不斷晃動,
血虛風燥證
症狀:發病較晚, 可無家族史, 鱗屑淡褐或灰褐。
治則:養血活血, 祛風潤燥
方劑:生血潤膚飲
組成:當歸10 g, 生地10 g, 熟地10 g, 黃芩6 g, 天門冬12 g, 麥冬10 g, 五味子3 g, 黃芪10 g, 瓜萎10 g, 桃仁7 g, 紅花6 g, 升麻10 g。
用法:水煎2次, 分3次服, 日1劑, 兒童劑量減半。
特別提示:中醫對魚鱗病辨證論治, 能起到很好的調治作用。 以上方劑用藥屬辯證取方, 不是每一位魚鱗病患者都適合, 如需中醫治療, 請根據醫生具體治療用藥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