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辨證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常見的辨證分型有氣陰兩傷型、風濕熱痹型、脾腎陽虛型。 根據每種分型不同的症狀來進行食療治療, 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有一定的療效。

氣陰兩傷型

主症:心悸、胸悶氣短、心煩不眠、四肢乏力、腰酸軟、盜汗、脫髮、咽幹 口燥、精神倦怠、面色蒼白、舌紅苔少、脈細弱。

食療原則:益氣養陰, 滋補肝腎。

食療方:黃芪黨參大棗粥:黃芪60克、黨參3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 黃芪、黨參同煮去渣取汁、糯米、大棗共同下鍋煮粥後, 兌入藥汁煮片刻, 加入白糖適量。

功效:黃芪性味甘平, 入肺、脾經, 有補氣益中, 固表止汗作用。

黨參性味甘平, 入肺脾經, 有補氣益肺、養血生津作用。 大棗性味甘溫, 入脾胃經, 健脾胃、調和百藥, 益氣生津。 糯米性味甘溫, 入脾胃肺經, 補中益氣, 治口渴、尿多。

風濕熱痹型

主症:關節腫脹酸痛, 肌肉疼痛不適或伴有低熱皮膚紫斑, 手指青紫麻木。

食療原則:清熱, 化濕, 活血。

食療方:秦艽桑枝煲老鴨:秦艽30克, 老桑枝50克、老鴨100克。 將老鴨洗淨切塊與中藥材一同入煲, 加水適量, 煲爛後, 調味, 吃鴨肉飲湯。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 桑枝能祛風濕通絡活絡作用鴨肉滋脾胃。

脾腎陽虛型

主症:形寒肢冷、面或四肢浮腫、腹脹滿或胸脅脹滿、納呆、關節痛、腰酸、面色蒼白、少氣懶言, 皮疹不顯或紫黯、尿少或尿閉、咳嗽、痰鳴、舌質淡、有齒印或舌體嫩胖、苔白薄、脈細沉。

此型多為久病和長期服用激素或有腎病綜合征伴雷諾氏征者。

食療原則:健脾益氣、補腎利水。

食療方:淫羊藿(仙靈脾)茯苓燉鵪鶉:淫羊藿30克、茯苓30克、鵪鶉1只。 宰殺鵪鶉去毛, 除去內臟, 洗淨後切塊, 與藥材共同放入燉盅內, 隔水燉 3 小時, 調味, 吃肉飲湯。

功效:淫羊藿補腎陽、強筋骨;茯苓性味甘淡平, 入胃脾肺經, 有利水去濕寧心安神, 補脾胃作用, 鵪鶉性味甘平, 可補中益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