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精神分裂型障礙, 中醫理論認為精神分裂症屬於癲狂症的範疇, 導致本病產生的根源是痰迷心竅、神機逆亂, 臨床上包括痰火內擾型、痰濕內阻型、氣滯血瘀型。
痰火內擾型精神病患者會出現大便秘結、面紅耳赤、喜冷飲、舌質紅或絳色, 舌苔厚或黃膩, 脈滑有利。 治療時應給予清熱瀉火, 滌痰宣竅治療, 方劑選用清火滌痰東加味, 清熱滌痰, 清心寧志、清熱瀉火, 安神宣竅, 滋陰降火。 常用藥物有貝母、竹瀝、橘紅、膽星、僵蠶、菊花、黃連、黃芩、茯神、麥冬、柏子仁等。
痰濕內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出現心煩失眠,
氣滯血瘀型患者可出現周身不適, 肌膚粗糙, 面色晦暗, 痛經、閉經、經少色暗或有血塊。 舌質紫或瘀暗, 少苔, 舌下靜脈曲張瘀血, 脈澀或弦。 治療時應理氣開滯, 活血化瘀。 方劑選用癲狂夢醒東加減, 起到活血化瘀、理氣解鬱、和胃調中、行氣降氣等作用。 常用藥物為桃仁、紅花、水蛭、柴胡、陳皮、半夏、黃芩等。
治療前, 應由有經驗的中醫師對患者進行斷證, 診斷具體類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