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寶寶拉稀怎麼辦?寶寶拉肚子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 但一旦遇上了, 很多爸媽還是不知道該怎樣護理寶寶, 那麼, 到底兩個月寶寶拉稀怎麼辦呢?
兩個月寶寶拉稀, 建議最好帶寶寶檢測一下大便常規, 看一看是否有脂肪顆粒。 寶寶拉肚子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 寶寶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免疫功能差, 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弱, 當腸道受到感染時, 便很容易感染拉肚子。 同時, 如果寶寶餵食太多, 造成積食也會引起寶寶拉肚子。 另外, 過敏體質, 感冒等也會伴有拉肚子症狀。 寶寶如果吃過於油膩的食物也容易導致寶寶拉肚子。
寶寶急性拉肚子期間, 要適當短期禁食, 一般不超過8小時。 也要適當補液, 也要少食多餐, 必要時也可以讓寶寶口服健脾養兒顆粒和思密達, 及貼小兒腹瀉貼, 效果良好。
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如飲食餵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 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 加糖過多(反之, 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 引起不適, 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 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 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 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
若母乳餵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 不要輕易斷奶。 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 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 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 容易消化, 富於營養, 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 不易消化。 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 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 炒至焦黃, 再加水和適量的糖, 煮沸成稀糊狀即可。 焦米湯易於消化, 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 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 胡蘿蔔湯製作方法如下, 將胡蘿蔔洗淨, 切開去莖, 切成小塊, 加水煮爛, 再用紗布過濾去渣, 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 最後加糖煮沸即可。 每天2—3次, 每次100—150毫升, 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
建議用藥:媽咪愛(或培菲康)用量:每次半袋(或每次一粒)一天2—3次+斯密達蒙托石粉每次半袋, 每天2—3次, 大概有3—5天時間, 寶寶就會好起來。 最重要的一點, 只要寶寶吃飯、精神頭、睡覺都正常的話, 就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