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和胃、腸、肝臟等消化器官相比, 人們對胰腺還不太熟悉。 胰腺位於腹腔的深在部位, 周圍有許多重要血管如腹主動脈、下腔靜脈、門靜脈、腸系膜上動靜脈、門靜脈及脾靜脈等。 如果胰腺所分泌的胰島素缺乏, 就會導致糖尿病。 胰腺癌是相對陌生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近幾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胰腺癌病灶的擴展很容易累及上述某些血管以致無法切除。 同時, 胰頭也位於消化道的"交通樞紐"位置。 胰腺癌會導致膽管、胰管甚至十二指腸的阻塞從而引起梗阻性黃疸、消化不良、消化道梗阻等症狀。
專家說,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確, 吸煙、飲酒、高脂肪和高動物蛋白飲食、飲咖啡和糖尿病等因素可能與其發生有關。 胰腺癌男女比例為1.7-2.0:1, 患者超過40歲者占40%, 發病隱襲, 發病時多為晚期, 手術切除率低, 且該病晚期對患者具有很強的摧殘性, 患者極為痛苦, 生存品質極差, 徹底喪失勞動能力。 所以早期發現, 綜合治療, 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治療效果, 從而改善預後。 劉寧建議要警惕胰腺癌的早期症狀, 以利於儘早發現及時治療。 上腹不適及隱痛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 但這通常不會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與胃炎、潰瘍病、膽囊炎等其他消化系統病變難以區分。 另外, 嚴重腰背疼痛提示病變累及腹腔神經叢, 是晚期征像, 手術常難以切除。
就檢查方式來說, 超聲顯像屬無創傷性檢查, 為胰腺癌的首選檢查項目;CT可發現胰腺癌的局灶性腫大可發現直徑1CM以上的腫瘤;逆行胰膽管造影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可觀察到膽胰管的擴張,
專家介紹, 胰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 由於胰腺周圍有腔靜脈、門靜脈、腸系膜血管等重要血管, 胰癌的切除率僅15%, 胰體尾癌切除率更低, 在5%以下。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胰頭癌首選根治性切除術, 範圍包括胰頭、遠端1/2胃、十二指腸、下段膽總管和15CM的起始空腸。 專家說, 做到"三早":早期發現,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是提高療效, 改善預後的關鍵。 術後可以配合CLS生物治療會使腫瘤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