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甲亢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

藥物治療是甲亢最普遍的治療方法,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對甲亢患者也不例外, 況且藥物治療的療程較長, 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對於甲亢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白細胞減少:嚴重時可出現粒細胞缺乏症, 以甲硫氧嘧啶最多, 常見於開始服藥2~3個月, 但也可見於全程中的任何時間。 故在初治療階段應每1~2周隨訪白細胞總數和分類, 減藥和維持階段可每2~4周測一次。 如果出現突發的粒細胞缺乏症狀, 常伴有咽痛、發熱、乏力關節酸痛等表現, 應予以緊急處理。 有的患者在服藥前就可能伴有白細胞減少症狀,

可在嚴密觀察下試用抗甲狀腺藥物。

藥疹:多為輕型, 極少出現嚴重的剝脫型皮炎, 一般藥疹可給予抗組胺藥物, 如果不瘙癢, 可繼續用藥。 如果出現嚴重蕁麻疹可使用糖皮質類激素。

重症肝功能障礙:發生率較低, 丙硫氧嘧啶最容易引起肝功能障礙, 應特別注意, 出現嚴重肝功能障礙時應停藥, 改用其他治療方法。

多發性關節炎:用藥後2~3個月發生, 也有1年以上才出現, 停藥後一般4周以內症狀即可消失, 也可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