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科學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兒的血糖水準很低, 肝糖原也貯備不足, 生後12小時就會消耗殆盡。 而新生兒腦的發育很快, 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如來源不足或生成障礙, 很容易導致低血糖。 通常化驗檢查新生兒血糖水準低於1.66至2.22毫摩爾/升(30~40毫克%), 即為低血糖。 由於腦組織無法貯存葡萄糖, 必須依靠血液源源不斷供給, 一旦缺乏會造成嚴重後果, 輕者智慧發育遲緩, 重則可出現智力低下、白癡、甚至腦性癱瘓等嚴重疾病。
1.早產兒、小樣兒因體內肝糖原的貯存量小, 而且肝糖原轉為血糖的能力減低,
2.還與新生兒需要量大、母乳不足、消化不良、調節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有關。
3.患有硬腫症、溶血症、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不能很好地進食, 而機體內葡萄糖消耗量又比正常小兒為多, 可發生低血糖。
4.患有糖尿病婦女所生的新生兒或新生兒患有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積病等遺傳性疾病, 也會發生低血糖。
新生兒一旦發生低血糖, 多無典型症狀, 許多家長對此也缺乏認識, 因此, 常常被忽視。 有些孩子直到上學後, 父母才發現他們理解能力差, 成績不好, 但為時已晚。
新生兒低血糖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多汗、面色蒼白、體溫不升、虛弱、心動過速、易激怒等, 若仍不餵食,
新生兒低血糖的預防 為防止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 在嬰兒出生後6小時左右就應開始餵奶, 如母乳不足, 可喂葡萄糖或白糖水10至30毫升。 在新生兒生長期內, 都要重視低血糖的預防, 科學餵養嬰兒, 以保證新生兒健康發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