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 對患者影響極大, 目前甲亢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外科治療和同位素治療等, 其中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在臨床中應用廣泛。
抗甲狀腺藥物常用的有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甲亢平等, 適用於症狀較輕, 甲狀腺輕、中度腫大者;20歲以下青少年、兒童、老年患者;甲狀腺次全切除後復發又不適宜用131 I治療者;也可用於術前準備或作為131 I治療的輔助手段。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總的療程一般以1年半~2年為宜, 但個體差異較大, 初始階段和減藥階段治療劑量和療程是不同的。
1、初始階段他巴唑或甲亢平每日30~40mg, 6~8周後如症狀顯著改善, 體重增加, 心率下降至80~90次/分, T4或T3接近正常, 可根據病情每2~3周遞減藥量1次, 每次減少5mg, 在此過程中密切注意觀察病情, 儘量保持甲狀腺功能的正常和穩定。
2、減藥階段一般為時2~3個月, 逐步過渡至維持階段。 維持階段每日用量為5~10mg, 停藥前可再減至2.5~5mg, 為期約1~1 年半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