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子宮肌瘤對女性生育的影響這麼大, 那麼如果沒生小孩就發現子宮肌瘤, 患者應該做哪些應對, 做到心中有數呢?教授為這類女性提出了三個建議, 這可以讓女性更好的瞭解病情, 與大夫溝通, 以便最大程度的選擇有利於自身的懷孕時機。
先確認是不是子宮肌瘤
一旦發現子宮腫瘤就是子宮肌瘤嗎?教授表示其實不一定。 子宮上面最常見的瘤子的確是子宮肌瘤, 接下來是子宮腺肌症, 這兩者比較容易鑒別, 但是還有一種罕見的情況, 也有可能發現的那個不是子宮肌瘤, 而是子宮肉瘤。
如何判斷是子宮肌瘤還是子宮肉瘤, 教授建議, 患者可以做一個短期的觀察, 如果是子宮肉瘤, 因為惡性程度高, 腫瘤在4-6個月內會有明顯的變化, 長大很快, 而子宮肌瘤則往往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明顯快速的增長。 因此, 如果首次發現建議3個月後做一次複查, 瞭解有無變化, 若無明顯變化則半年至一年複查一次即可。
做一個影像學檢查
有些子宮肌瘤可能需要手術, 這時候患者最好先去做一個影像學檢查。 目前應用最廣, 也是最常見的方式是做彩超, 一次彩超的費用大概是200多塊錢, 有經驗的醫生基本可以通過B超單看出肌瘤的大小和位置。
核磁共振診斷子宮肌瘤的準確率很高, 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子宮肌瘤的位置、數目、大小等等資訊, 全面瞭解子宮肌瘤的數目、位置、大小以及和子宮內膜的關係。 但核磁共振的費用遠遠高於彩超, 做一次大概需要2000塊錢左右。 那麼哪些人需要去做核磁共振?洪順家教授提醒, 並非所有病人都需要做核磁共振, 一般來說, 做過B超之後仍然不能明確診斷的患者, 醫生才會推薦選擇這個檢查。
與醫生進行充分地溝通
在確認是否子宮肌瘤, 瞭解子宮肌瘤的數目、大小、位置之後, 患者就可以結合自己的生育計畫, 與醫生進行一次溝通。
聽取醫生的建議之後, 患者可以考慮是否需要對生育計畫做一個調整。 一旦發現子宮肌瘤, 醫生們都會建議越早解決生育問題越好, 但患者則往往還要考慮個人事業、家庭, 甚至學業的平衡, 這時候就需要做一個綜合的分析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