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甲雙胍說明書

養生之道網導讀:

二甲雙胍說明書詳解!二甲雙胍是常見的口服降糖藥, 主要是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 通常是一種配合降糖藥使用的藥。 剛確診的糖友有必要詳細瞭解二甲雙胍的宜忌。 那麼, 二甲雙胍說明書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性 狀】

本品為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後顯白色。

【適應症】

用於單純飲食控制不滿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 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島素血症者, 用本藥不但有降血糖作用, 還可能有減輕體重和高胰島素血症的效果。 對某些磺醯脲類療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如與磺醯脲類、小腸糖苷酶抑制劑或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合用,

較分別單用的效果更好。 亦可用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以減少胰島素用量。

【用法用量】

口服。 2型糖尿病使用本品治療高血糖時沒有固定的劑量。 在不超過最大推薦劑量, 即2000毫克/日的情況下, 劑量根據作用和耐受必須個體化。

本品通常隨晚餐單次服藥。 為了減少胃腸道併發症的發生, 也為了使用最小劑量的藥物使患者的血糖足以控制, 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 逐漸增加劑量。

治療開始和調整劑量期間(見推薦的服藥計畫), 測定空腹血糖可用於確定本品的治療反應, 以及確定患者最小的有效劑量。 此後, 應每隔三月測定糖化血紅蛋白, 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磺脲類藥物及胰島素聯合使用,

治療的目標都是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使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準降至正常水準或接近正常水準。

監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確定原發失效和繼發失效, 前者是指服用最大推薦劑量的藥物仍不能有效降低血糖, 而後者是指經過最初一段有效期後而喪失滿意的降糖作用。

對於通常單純飲食控制血糖的控制良好而暫時血糖升高的患者, 短期服用本品是有效的。

推薦服藥計畫

成人通常低於1500毫克/日的劑量時, 臨床上沒有明顯的反應, 但是為了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建議從小量開始服用, 逐漸增加劑量。

通常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的起始劑量為500毫克, 1次/日隨晚餐服用, 每週劑量增加500毫克,

最大劑量至2000毫克, 1次/日隨晚餐服用。 如果用至2000毫克, 1次/日, 血糖仍沒控制滿意, 可以考慮改用1000毫克, 2次/日試驗性治療。 如果還需要更大量的二甲雙胍, 應當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2550毫克/日的最大劑量, 分次服用。

【藥理毒理】

本品為降血糖藥。 本品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後高血糖, HbAlc可下降1%~2%, 本品降血糖的機制可能是:

1.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

2.增加非胰島素依賴的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 如腦、血細胞、腎髓質、腸道、皮膚等。

3.抑制肝糖原異生作用, 降低肝糖輸出。

4.抑制腸壁細胞攝取葡萄糖。

5.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貯存, 降低血甘油三脂、總膽固醇水準。 與胰島素作用不同, 本品無促進脂肪合成作用、對正常人無明顯降血糖作用,

對Ⅱ型糖尿病單獨應用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藥代動力學】

二甲雙胍主要由小腸吸收, 吸收半衰期為0.9~2.6小時, 生物利用度為50%~60%。 口服二甲雙胍0.5g後2小時, 其血漿濃度達峰值, 近2μg/ml。 胃腸道壁內集聚較高水準二甲雙胍, 為血漿濃度的10~100倍。 腎、肝和唾液內含量約為血漿濃度的2倍多, 二甲雙胍結構穩定, 不與血漿蛋白結合, 以原形隨尿液排出, 清除迅速, 血漿半衰期為1.7~4.5小時, 12小時內90%被清除。

本品一部分可由腎小管分泌, 故腎清除率大於腎小球濾過率, 由於本品主要以原形由腎臟排泄, 故在腎功能減退時用本品可在體內大量積聚, 引起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藥物相互作用】

1.與胰島素合用,

降血糖作用加強, 應調整劑量。

2.本品可加強抗凝藥(如華法林等)的抗凝血作用, 可致出血傾向。

3.本品如與含醇飲料同服, 可發生腹痛, 酸血症及體溫過低。

4.本品與磺醯脲類並用時, 可引起低血糖。

【不良反應】

1.常見的有:噁心、嘔吐、腹瀉、口中有金屬味。

2.有時有乏力、疲倦、頭暈、皮疹。

3.乳酸性酸中毒雖然發生率很低, 但應予注意。 臨床表現為嘔吐、腹痛、過度換氣、神志障礙, 血液中乳酸濃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癥、酮症酸中毒或水楊酸中毒解釋。

4.可減少腸道吸收維生素B12, 使血紅蛋白減少, 產生巨紅細胞貧血, 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注意事項】

1.1型糖尿病不應單獨應用本品(可與胰島素合用)。

2.用藥期間經常檢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體, 定期測血肌酐、血乳酸濃度。

3.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慎用。

4.不推薦孕婦使用本品。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本品。如必須使用,應停止授乳。兒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療效尚未建立,暫不推薦使用。

【禁 忌】

下列情況應禁用:

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及腎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過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嚴重感染和外傷、重大手術以及臨床有低血壓和缺氧情況。

2.糖尿病合併嚴重的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病變)。

3.靜脈腎盂造影或動脈造影前。

4.酗酒者。

5.嚴重心、肺病患者。

6.維生素B12、葉酸和鐵缺乏的患者。

7.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如營養不良、脫水)。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糖尿病人的血糖值會受到很大因素的影響,血糖變化了,需要注射的胰島素劑量也要隨著變化。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呢?下面列舉了6種情況,來看看吧。

一、六種情況需調整胰島素: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不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了最近兩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準,首先要控制在7%以下,進一步達到6.5%以下。如果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說明治療方案需要進行調整。

2、空腹血糖異常

建議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0毫摩爾/升左右。若空腹血糖異常往往需要調整睡前的胰島素劑量。

3、餐後2小時血糖升高

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應控制在8.0毫摩/升左右。餐後血糖升高大多與進食過多或餐前胰島素劑量不足有關。

4、發生低血糖

若發生低血糖反應(如出冷汗、心悸等),有條件的話,應及時檢測血糖並進食,在飲食與運動規律的情況下,應減少胰島素的劑量。

5、飲食和運動變化

糖尿病患者規律飲食和運動是很重要的,飲食和運動發生變化,就需要相應調整胰島素的用量,特別是在減少進食或運動量增加時應及時減少胰島素劑量。

6、合併其他疾病

當糖尿病合併其他疾病時,血糖常會有波動,需通過血糖檢測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特別是在合併感染的情況下,血糖會難以控制,胰島素劑量往往需要增加。

總結:胰島素治療開始階段,全部使用短效胰島素,便於調整劑量。只有在胰島素治療使血糖控制穩定後,才可根據需要採用中效或長效胰島素。一般來說,“基礎胰島素”的劑量通常是根據空腹血糖水準來調整,而“餐時胰島素”的劑量主要是根據餐後2小時的血糖來進行調整,同時還要結合飲食及運動情況,有時為了避免低血糖的發生,還要將下一餐前的血糖值考慮在內。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學會自己檢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 整胰島素的種類和劑量,特別是在飲食和運動量有改變或者合併其他疾病的情況下,更應及時調整避免低血糖反應及高血糖狀況。

二、怎麼選擇胰島素的劑量?

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一旦診斷明確,即開始胰島素治療。首先固定一日3餐的飲食量,胰島素用量從小劑量開始。

①10歲以下糖尿病兒童,每kg體重每日0.5~1.0U,全日劑量不超過20U,分3次於每次餐前15分鐘皮下注射。例如早餐前8U,午餐前4U,晚餐前6U.觀察四段尿糖,1~2天即可根據尿糖調整胰島素劑量。尿糖(+)為滿意,不要求每次尿糖(-)。

②11~18歲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初始劑量每kg體重每日1.0~1.5U,一般全日劑量不超過40U,分3次於每次餐前15分鐘皮下注射。觀察尿糖,2~3天后調整劑量。對於新診斷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既要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又要避免低血糖反應。

2、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這裡病人大多肥胖,對胰島素不敏感,甚而有抵抗,因此在需用胰島素治療時,應在嚴格控制飲食、體重的基礎上根據血糖水準確定胰島素的初始劑量。

①若空腹血糖

②若空腹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餐後血糖>16.7mmol /L(300mg/dl),全日胰島素劑量30~40U,分3次餐前皮下注射。

③對於60歲以上及有明顯心臟病及腎病的糖尿病者,如沒有酮症酸中毒,胰島素初始劑量以偏小為好,以免發生低血糖。一般可以8、4、6U分別於早、中、晚餐前15~20分鐘皮下注射。以後根據血、尿糖逐漸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血、尿糖逐步趨向正常。

看了以上的介紹,現在你知道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了吧,糖友要謹記哦。

3.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慎用。

4.不推薦孕婦使用本品。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本品。如必須使用,應停止授乳。兒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療效尚未建立,暫不推薦使用。

【禁 忌】

下列情況應禁用:

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及腎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過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嚴重感染和外傷、重大手術以及臨床有低血壓和缺氧情況。

2.糖尿病合併嚴重的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病變)。

3.靜脈腎盂造影或動脈造影前。

4.酗酒者。

5.嚴重心、肺病患者。

6.維生素B12、葉酸和鐵缺乏的患者。

7.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如營養不良、脫水)。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糖尿病人的血糖值會受到很大因素的影響,血糖變化了,需要注射的胰島素劑量也要隨著變化。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呢?下面列舉了6種情況,來看看吧。

一、六種情況需調整胰島素: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不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了最近兩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準,首先要控制在7%以下,進一步達到6.5%以下。如果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說明治療方案需要進行調整。

2、空腹血糖異常

建議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0毫摩爾/升左右。若空腹血糖異常往往需要調整睡前的胰島素劑量。

3、餐後2小時血糖升高

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應控制在8.0毫摩/升左右。餐後血糖升高大多與進食過多或餐前胰島素劑量不足有關。

4、發生低血糖

若發生低血糖反應(如出冷汗、心悸等),有條件的話,應及時檢測血糖並進食,在飲食與運動規律的情況下,應減少胰島素的劑量。

5、飲食和運動變化

糖尿病患者規律飲食和運動是很重要的,飲食和運動發生變化,就需要相應調整胰島素的用量,特別是在減少進食或運動量增加時應及時減少胰島素劑量。

6、合併其他疾病

當糖尿病合併其他疾病時,血糖常會有波動,需通過血糖檢測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特別是在合併感染的情況下,血糖會難以控制,胰島素劑量往往需要增加。

總結:胰島素治療開始階段,全部使用短效胰島素,便於調整劑量。只有在胰島素治療使血糖控制穩定後,才可根據需要採用中效或長效胰島素。一般來說,“基礎胰島素”的劑量通常是根據空腹血糖水準來調整,而“餐時胰島素”的劑量主要是根據餐後2小時的血糖來進行調整,同時還要結合飲食及運動情況,有時為了避免低血糖的發生,還要將下一餐前的血糖值考慮在內。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學會自己檢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 整胰島素的種類和劑量,特別是在飲食和運動量有改變或者合併其他疾病的情況下,更應及時調整避免低血糖反應及高血糖狀況。

二、怎麼選擇胰島素的劑量?

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一旦診斷明確,即開始胰島素治療。首先固定一日3餐的飲食量,胰島素用量從小劑量開始。

①10歲以下糖尿病兒童,每kg體重每日0.5~1.0U,全日劑量不超過20U,分3次於每次餐前15分鐘皮下注射。例如早餐前8U,午餐前4U,晚餐前6U.觀察四段尿糖,1~2天即可根據尿糖調整胰島素劑量。尿糖(+)為滿意,不要求每次尿糖(-)。

②11~18歲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初始劑量每kg體重每日1.0~1.5U,一般全日劑量不超過40U,分3次於每次餐前15分鐘皮下注射。觀察尿糖,2~3天后調整劑量。對於新診斷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既要預防酮症酸中毒的發生,又要避免低血糖反應。

2、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這裡病人大多肥胖,對胰島素不敏感,甚而有抵抗,因此在需用胰島素治療時,應在嚴格控制飲食、體重的基礎上根據血糖水準確定胰島素的初始劑量。

①若空腹血糖

②若空腹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餐後血糖>16.7mmol /L(300mg/dl),全日胰島素劑量30~40U,分3次餐前皮下注射。

③對於60歲以上及有明顯心臟病及腎病的糖尿病者,如沒有酮症酸中毒,胰島素初始劑量以偏小為好,以免發生低血糖。一般可以8、4、6U分別於早、中、晚餐前15~20分鐘皮下注射。以後根據血、尿糖逐漸調整胰島素劑量,使血、尿糖逐步趨向正常。

看了以上的介紹,現在你知道什麼情況下需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了吧,糖友要謹記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