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論治〉
引起口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在進行治療時應針對不同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下面可歸納幾個方面來進行治療。
1.肺胃鬱熱, 外邪凝滯, 肺胃鬱熱上攻, 而致口臭, 鼻乾燥, 咽紅腫疼痛, 涕黃, 苔少, 舌紅, 脈細數。
治則:清熱瀉火
方藥---蘆薈東加減:蘆薈10克, 甘草5克, 麥冬10克, 桑枝10克, 赤芍10克, 桔梗6克, 薄荷5克, 荊芥10克, 黑山桅10克, 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見口臭、口幹, 牙齦紅腫, 消穀善饑, 舌紅苔黃少津, 脈滑數。
治則:消熱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黃蓮6克, 生地20克, 丹皮、霍香10克、蘇梗10克, 犀角20克(先煎)。
3.腸腑實熱:症見便秘口臭,
治則: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小承氣東加味:生大黃15克, 白芍10克, 枳實10克, 厚樸10克, 霍香10克, 生地20克, 檳榔10克。
4.腎陽不足:口臭、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幹。
治則:養陰滋腎
方藥---左歸飲加減:熟地10克, 山藥20克, 杞子10克, 山芋10克, 丹皮10克, 麥冬10克, 龜板10克烊沖, 杜仲10克。
另外, 全身性疾病還可引起口臭的如鼻淵、肺癰、咳血、肺癆、消渴、關格(尿毒癥), 積聚(肝昏迷)等都會出現不同的口臭。
生理性方面口臭則可由於喝酒、饑餓、吸煙、說話太多, 精神緊張也會引起單純性口臭, 而最常見的一個原因是因吃大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洋蔥、咖喱和酒精飲料在有些人也會經由血液迴圈到肺呼出難聞的“氣味”。
平素有口臭的疾患者,
禁忌:特別在服藥期間, 忌大蔥、韭菜、蒜苗、茶葉蛋蛋黃、煮蛋蛋黃、油氽物如油條、油氽排骨等、橘子、巧克力雪糕水等。
值得一提的是節食也會導致口臭, 是緣於節食消耗體內儲備的脂肪, 代謝出丙酮氣息, 還有一種是因遺傳引起;有些婦女在月經來臨也會口臭或口臭加重;一些藥物也會引起口臭。 所以在治療口臭時首先要搞清病因, 去除病灶, 消除炎症, 根據不同病因辨證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