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泡性結角膜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本病可單獨在結膜、角膜或角膜緣發病, 也可同時發病。

1、發生在球結膜者呈結節狀, 色灰紅, 直徑1—4毫米, 周圍局限充血, 易破潰, 1周左右癒合, 不留瘢痕。

2、在角膜或角膜緣者, 表現為灰白色圓形結節, 邊界清楚, 易形成潰瘍, 伴有新生血管侵入, 愈後遺留瘢痕。

3、位於角膜緣的泡疹, 有時形成淺潰瘍, 向角膜中心發展呈束帶狀混濁, 結膜血管也呈束狀進入其中, 稱為束狀角膜炎。

4、病變發生在結膜, 僅有異物感或灼熱感;如在角膜緣及角膜, 則有嚴重的畏光、流淚、疼痛和眼瞼痙攣症狀。

本病最常見於角膜緣部或其半透明組織,

生有粟粒大的圓形灰白色或淡黃色小圓形泡狀隆起, 直徑約為2~3mm。 泡周圍局限充血, 用手擠壓時無疼痛感, 數日後結節上皮剝脫, 頂端形成小潰瘍, 一般可自愈。 初期病人可能出現輕微的眼部不適, 當病變侵入角膜時, 可以出現怕光、流淚和眼痛等症狀。 其發生於結膜者不留瘢痕, 生於半透明部者治癒後留瘢痕, 生於角膜緣處的潰瘍可向角膜中央逐漸發展成束狀混濁, 結膜血管也進入此束中, 並向束端潰瘍處行進, 稱之為束狀角膜炎。 而淺層鞏膜炎一般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結節性紅斑等結締組織疾患併發, 多為雙側性, 急性發病, 發展緩慢, 但易復發, 病人自覺怕光、流淚、疼痛, 但也有不明顯者, 一般視力可不受影響。
眼局部在球結膜或角膜邊緣部位可見充血的扁豆大小的隆起, 呈紫紅色的局限性結節, 是鞏膜表層血管擴張的表現。 結節有觸痛, 此乃由於刺激睫狀神經所致。 結節發展迅速, 每次炎症持續數周後, 結節變平, 色轉白, 最後炎症完全消退, 留下表面輕度凹陷, 色灰黑並有與球結膜粘連的痕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