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腎是一種先天遺傳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發生多個或無數個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腫, 而使腎臟明顯增大, 形態失常。 隨著病情的發展, 囊腫可不斷地增多增大, 最終可因腎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而引起腎功能衰竭。
多囊腎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症狀比較複雜, 除了有腰痛、腹部腫塊、血尿等多囊腎特徵性的變化外, 還可出現許多併發症, 常見的有高血壓、囊腫感染、囊腫破裂等, 晚期可出現腹部膨大、腰部脹痛、呼吸困難、尿多感染、噁心嘔吐等, 病人十分痛苦。
多囊腎患者要積極治療與早期預防多囊腎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及早發現病情:據統計, 多囊腎有60%-70%的遺傳傾向, 且男女患病機會大致相等。 所以, 在一個有多囊腎家庭史的家庭中可有多人同時患病。 由於多囊腎發病一般在25-35歲才開始出現症狀, 有的病人甚至在出現腎功能衰竭的症狀後才被發現。 故對有多囊腎家庭史的人員, 宜做普查與定期隨訪, 以便早期發現, 及時治療。 目前常用的B超、CT、MRI等檢查手段, 均可作出對多囊腎的診斷。 血肌酐、尿素氮能反映出腎功能損害的程度與病情的發展階段,
早期預防和治療併發症:高血壓、尿路感染、囊腫破裂是多囊腎常見的併發症, 也是誘發和加重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因素, 必須加以及時治療和控制。 但在用藥過程中, 應注意避免藥物的腎毒性作用。 如出現血尿不止, 或劇烈腰痛、腹痛等情況, 很有可能是囊腫感染伴發出血或囊腫破裂所致, 宜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病情, 加重腎功能衰竭。
腎囊腫穿刺抽液治療:腎囊腫穿刺抽液治療是近年來西醫普遍開展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腎囊腫病態。 其目的主要在於通過對囊腫的穿刺抽液, 消除或減輕囊腫周圍腎組織的壓迫,
中醫藥治療:中醫中藥對於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 具有相當的效果, 尤其對早中期的病人, 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 控制病情的發展, 降低血肌酐、尿素氮。 針對多囊腎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 可以辯證論治的基礎上, 選用黨參、黃芪、當歸、大黃、丹參、三棱、莪術、懷牛膝、仙靈脾、地鰵?、蛇舌草等藥物, 以扶正去邪, 活血化瘀, 清勢解毒, 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但見效較慢, 治療期較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上,
家庭護理與調養:多囊腎腎功能衰竭是一種慢性進行發展的疾病, 常因情緒波動、過度疲勞或飲食失節、跌跤外傷等而使病情加重。 所以, 多囊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應保持心情舒暢, 勞逸結合, 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療。 在飲食上宜新鮮清淡, 又富於營養, 多食水果, 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少食生冷肥甘或辛辣刺激之品, 戒煙酒, 保持大便通暢。 高血壓浮腫明顯時, 宜限制鈉鹽攝入。 可適當參加一些文體娛樂活動, 但應防止腰腹部擠壓碰撞,
腎替代療法:多囊腎腎功能衰竭晚期病人, 常因腎臟功能的大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 對藥物反應很差, 且臨床症狀日益加重, 病情危急, 此宜考慮進行腎替代療法, 即血液透析, 伴微化中藥滲透療法。 一方面替代腎臟排毒, 另一方面挽救最後的腎功能, 達到減少透析次數或最終可完全免除透析, 緩解病情。 因腎囊腫病人腎臟明顯增大而使腹腔容量減少, 腹透效果較差, 故一般採用血液透析治療。 對出血不止, 或血壓難以控制者, 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切除腎臟。 有條件者也可進行腎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