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蒲公英, 大家對它可能都停留在蒲公英頭頂的小毛絨球上或者是風吹後那一朵朵小傘四處飄揚的印象上。 卻不知蒲公英的作用是相當多的。 蒲公英是在郊外常見到的植物, 它體內含有豐富的蒲公英醇和蒲公英素以及其它的一些膽鹼和有機酸等, 種類非常多, 因此營養也非常全面。
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在蒲公英剛出芽時用它來做涼拌菜。 我們偶爾不小心踩斷蒲公英的時候, 會在它的莖葉中看到有白色的象牛奶的東西溢出來, 其實蒲公英的作用很多, 因此有些人選擇用它泡水喝是非常有道理的。
蒲公英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 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可生吃、炒食、做湯, 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昧甘平, 其性無毒。 當是入肝入胃, 解熱涼血之要藥。 乳癰屬肝經, 婦人經行後, 肝經主事, 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 並宜生暖之良。
蒲公英苦、甘而寒, 能清利濕熱, 利尿通淋, 對濕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有較好的療效。 蒲公英用治熱淋澀痛, 常與白茅根、金錢草、車前子等同用, 以加強利尿通淋的效果;蒲公英治療濕熱黃疸, 常與茵陳、梔子、大黃等同用。
蒲公英苦寒, 既能清解火熱毒邪, 又能泄降滯氣, 故蒲公英為清熱解毒佳品。
此外, 蒲公英還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早在古代, 蒲公英的作用就在眾多醫書有詳盡說明。 例如《本草正義》、《唐本草》、《本草圖經》、.《綱目》等書中都描述了它的作用。 因此蒲公英的藥用價值以及它的食用價值都很高, 如果有機會可以嘗一嘗用它來做的涼拌菜, 味道非常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