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診斷缺乏客觀指標, 主要依據患者的症狀表現和醫生的查體以及對藥物的治療反應來甄別。 CT、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顯示腦內結構, 但不能看到帕金森病的改變, 只能用來排除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帕金森綜合征。
1995年德國的科學家用超聲檢查帕金森病患者的腦實質, 在中腦黑質區發現了明顯的回聲增強。 新的發現引起了關注和隨後的系列研究。 經過多年的研究證實:9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都能發現這種異常, 而且可以在沒有出現症狀時就發現這種異常。 這種檢查方法與最終的診斷相比,
經顱腦實質超聲檢查所使用的儀器與平時所用的彩超是一樣的, 只是探頭要用低頻的, 低頻探頭才能夠穿過顱骨看到顱內的腦組織。 患者平臥, 探頭放置在耳前的顳骨部位向顱內探測。 當看到蝴蝶形的中腦後, 仔細觀察黑質區有沒有異常的高回聲信號, 如果有測量面積超過正常範圍則為異常。 超聲檢查是無創性的, 對患者沒有任何損害, 檢查過程簡便、快速、低成本, 非常適合作為常規篩查在臨床開展, 有助於鑒別其他有類似表現的疾病。 目前, 國內對這種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剛剛開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