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食道癌術後7大併發症與防治

1、吻合口瘺:多發生於術後6—10天, 尤其在開始進食時, 更易發生, 故要高度警惕。 若出現體溫在38—39℃ 以上, 煩躁不安、多汗、失眠、咳嗽、呼吸困難、胸腔積液及全身中毒症狀等時, 多提示有吻合口瘺的發生。 此時, 應積極做相關檢查以儘早明確診斷、給予正確的治療。

防治措施:

(1)早期禁食水, 避免消化道內容物進入胸腔。

(2)及時安置空腸造瘺管, 並妥善固定, 嚴防滑脫, 定期消毒造瘺管口, 並保持其通暢。

(3)空腸餵養營養液或持續滴入要素營養液, 以加強營養, 促進腸功能恢復。

(4)若有胸腔積液應及時安置閉式引流管, 促進胸液的排出,

並持續低流量給氧, 選擇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2、傷口感染:食道癌術後發生傷口感染也比較常見, 其原因主要與傷口污染有關。

防治措施:

(1)必須行傷口引流, 並及時清洗、更換敷料。

(2)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3)也可用紅外線照射傷口, 以加速血液迴圈, 促進傷口癒合。

3、膿胸:多為單純性膿胸, 一般發生於術後5—7天。 患者一般有發熱、脈搏增快、白細胞增高等症狀, 嚴重時可出現胸痛、胸悶、咳嗽、咳痰、呼吸困難, 甚至出現休克, X線檢查可見胸腔積液。

防治措施:

(1)及時安置閉式引流管, 以利膿液排出。 並注意觀察引流物的顏色、量及性狀, 以便指導治療。

(2)加強抗生素的聯合用藥, 或根據細菌培養及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3)若患者呼吸困難,

應持續低流量給氧, 而有高燒患者的應給物理或藥物降溫處理。

(4)患者最好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並且必要時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及白蛋白、全血等。

(5)待患者病情好轉後應鼓勵患者作深呼吸運動及吸氣訓練, 以促進肺擴張及膿腔閉合。

4、肺部感染:多發於年齡較大有肺氣腫及吸煙嗜好者, 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

防治措施:

(1)及時協助患者排痰, 方法為輕輕拍打背部或胸部, 每次3—5分鐘, 同時, 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氣終末稍用力向內壓在胸骨柄上窩的氣管上, 並橫向滑動來刺激氣管引起刺激性咳嗽, 以利痰液排出。

(2)常規霧化吸入, 每日2—3次, 每次20分鐘。

(3)若患者情況可, 應鼓勵患者早期活動,

以促進肺擴張。

5、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術後引起反流性食管炎臨床上非常常見, 患者多有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胃食管反流、咽下困難和出血及貧血等臨床表現。

防治措施:

(1)患者選用流食、半流食飲食, 宜少量多餐。 並且在進食時取半臥位或坐位, 避免餐後即平臥, 臥時床頭抬高20~30cm。

(2)忌煙酒, 忌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並儘量避免各種可引起腹壓過高的因素如褲帶過緊等。

6、胸胃排空障礙:食道癌術後, 常出現胃運動失常, 而引起胸胃功能排空障礙而導致大量胃內容物瀦留。 其又分為機械性和功能性兩種。

防治措施:

(1)機械性胸胃排空障礙, 須再行手術治療。

(2)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礙, 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倒置胃管引流、胃管胃腸減壓、空腸造瘺或胃液回輸等治療。

7、嚴重腹瀉:食道癌術後腸功能紊亂而導致出現嚴重腹瀉, 多認為其與迷走神經切斷、胃泌素濃度增高有關。

防治措施:

積極給予止瀉藥物, 同時給予補液, 以免患者發生脫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