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皮質醇增多症

許多人都不瞭解什麼是皮質醇增多症, 皮質醇增多症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情況了, 那麼大家知道皮質醇增多症的症狀是什麼嗎?皮質醇增多症怎樣治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中醫治療皮質醇增多症吧。

皮質醇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過多所致。 於1932年由Cushing首先予以描述, 故又稱為柯興氏綜合征。 臨床特徵為多血質外貌、滿月臉、向心性肥胖、皮膚紫紋、痤瘡、高血壓、骨質疏鬆等。 導致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的原因, 主要是垂體腺瘤,

其次為腎上腺皮質腺瘤或癌腫, 少數是腎上腺以外的腫瘤分泌異位ACTH, 其中以肺癌居多。

皮質醇增多症在中醫中無相應的病名,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 有人提出本病屬腎實證。 有關腎實證, 在古代醫籍中論述很少, 其病機、治療均不多見, 有些記載, 符合本病的某些症狀, 但與本病不能完全等同, 如孫思邈曰:“腎邪實則精血留滯而不通。 ”劉河間曰:“腎實精不運。 ”葉天士立“精瘀”一證。

現代首先以中藥治療皮質醇增多症的報導見於1959年, 運用龍膽瀉肝湯合平胃散加減治療本病。 然而, 在此後至80年代初的20多年中, 用中藥治療本病僅見10例報導, 此間, 有用龍膽草為主治療本病的個案報導, 並認為療效與龍膽草的關係最密切。

對病因病機的討論,

主要在腎實, 此“實”乃指腎精壅聚過甚, 精壅血瘀為病。 近年日本學者連續使用激素製作“激素性瘀血”的病理模型, 即源於此。 80年代以後, 治療方面以大承氣湯為主, 並加入黃精、龍膽草等藥, 經過多次的臨床重複驗證, 確有很好的療效。

在獲取臨床療效的同時, 實驗研究也逐步展開, 通過實驗室檢測手段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嗜伊紅細胞直接計數及尿糖、血糖、葡萄糖耐量等檢查, 認為中藥蕩滌實熱, 破散氣血之結聚, 調暢氣機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起到較為緩慢的抑制和調節作用, 其確切機理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分型治療

(1)腎實精壅

治法:瀉腎泄濁。

處方:大黃6克, 芒硝6克(沖服), 厚樸6克, 枳實6克, 何首烏15克, 龍膽草15克,

黃精15克。

加減:紫紋明顯加當歸、丹參;夜眠不實加炙遠志、酸棗仁;心煩不甯加天竺黃、蓮心。

用法:每日1劑, 水煎2次, 濾取藥汁300~400毫升, 分3次空腹溫服, 每次沖服芒硝2克, 每週服藥5劑, 停月艮2天, 連續治療8周, 休息2周, 為一療程。

療效:以本方為主, 共治療24例, 滿意17例, 進步6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5.83%

(2)陰虛火旺

治法:滋陰潛陽, 清瀉相火。

處方:知母10克, 黃柏8克, 生地20克, 枸杞12克, 山萸肉6克, 黃精20克, 丹皮12克, 龍膽草9克, 鉤藤12克, 丹參20克, 菊花9克, 夜交藤9克。

加減:心煩不甯加炙遠志、酸棗仁;頭痛昏脹加右決明、羅布麻;大便幹結加郁李仁、大黃;口苦咽幹加黃芩、石斛;紫紋明顯加桃仁、紅花。

用法:每日1劑, 水煎2次, 分2次服。

療效:治療5例, 滿意3例, 進步2例。

(3)肝邪痰濁

治法:疏肝解鬱, 化痰利濁。

處方:柴胡10克, 枳實10克, 厚樸10克, 黨參15克, 白術10克, 法半夏8克, 陳皮8克, 茯苓15克, 澤瀉15克, 丹參20克, 生山楂10克, 生地20克。

加減:頭痛頭暈加川芎、菊花;口苦心煩加龍膽草、磁石;大便乾燥加郁李仁、大黃;紫紋斑斑加川芎、赤芍;胸問氣鬱加香附、佛手片;肢軟肉萎加當歸、杜仲;濕郁化熱、苔黃加竹茹、黃芩;兼肝腎陰虛加黃精、白芍。

用法:每日1劑, 水煎2次, 分2次服。

療效:治療29例, 滿意9例, 進步20例。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中醫治療皮質醇增多症的內容, 相信大家對皮質醇增多症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 我們可以利用中醫來治療這種疾病, 希望今天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後,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