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尿病人的膳食結構, 20世紀70年代曾主張嚴格限制碳水化物(主食, 如米飯、包子、饅頭等)的攝入量, 而放寬對脂肪的攝入, 以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由於低碳水化物飲食可抑制內源性胰島素的釋放, 如果碳水化物攝入每日不足125克, 還可引起體內脂肪分解過盛而導致饑餓性酮症, 並可使糖耐量減退。 高脂肪飲食可引起高脂血症, 因此上述飲食結構顯然是不合適的。
目前一致認為, 適當提高碳水化物攝入量不僅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還可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葡萄糖是人體最理想的能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