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肺氣腫的中藥方

全球目前肺氣腫患病人數在激增, 但是正規治療的人數的比例不足8%, 其主要原因在於, 肺氣腫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病, 經常的反反復複的發作, 讓患者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中醫用辨證論治法治療肺氣腫有獨特的療效。

一、脾腎陽虛, 水濕內停

症見喘促心悸, 不得平臥, 咳痰清稀或呈泡沫, 面浮肢腫, 畏寒尿少, 脘痞納呆, 面唇青紫, 舌淡胖質黯, 苔白膩或水滑, 脈沉細。

治法:溫陽健脾, 瀉肺利水。 方選真武湯合桑蘇桂苓飲加減, 藥如制附片10g、桑白皮10g、蘇子10g、葶藶子10g、桂枝10g、豬茯苓各15g、白術10g、澤蘭10g、澤瀉10g、赤芍10g、益母草30g。

二、氣虛血瘀痰阻

症見喘息氣短, 動則尤甚, 咳嗽痰多, 色白黏或呈泡沫, 常易感冒, 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 伴口唇暗淡, 脘痞納呆, 倦怠乏力, 舌淡暗, 苔薄膩或白滑, 脈細滑。

治法:益氣活血, 化痰平喘。 方選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 藥如黨參15g、黃芪20g、白術10g、茯苓15g、陳皮10g、半夏10g、桃仁10g、杏仁10g、炒苡仁30g、防風6g、當歸10g、桔梗6g。

三、氣陰兩虛, 痰瘀阻絡

症見喘憋心悸, 動則尤甚, 咳痰量少, 質黏難咯, 唇甲紫紺, 心煩失眠, 聲低氣怯, 少氣懶言, 口幹便秘, 舌嫩紅或淡暗, 苔少或薄膩, 中間剝脫, 脈沉細或細澀。

治法:益氣養陰, 化痰通絡。 方選生脈飲合旋覆代赭東加減, 藥如太子參15g、麥冬10g、五味子6g、旋覆花10g、代赭石10g、清半夏10g、南北沙參各15g、知母10g、貝母10g、炙杷葉10g、當歸10g。

四、陰虛血瘀痰凝

症見喘息氣短, 咳嗽痰少, 色白或黃, 質黏難咯, 伴口燥咽幹唇暗, 形體消瘦, 身熱心煩, 夜寐欠安, 舌紅或暗紅, 苔少或苔膩, 脈細滑數。

治法:養陰清熱, 和血化痰。 方選金水六君煎加味, 藥如當歸15g、熟地15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金沸草10g、知母10g、貝母10g、海浮石10g、炙杷葉10g、丹皮15g、丹參15g。

五、肝腎陰虛, 痰蒙清竅

症見咳逆喘促, 咯痰不爽, 表情淡漠, 神志恍惚, 嗜睡甚或昏迷, 或躁煩譫妄, 肢體瞤動, 舌質暗紅或紅絳, 舌體瘦小, 苔白膩或黃膩, 脈細滑數。

治法:柔肝熄風, 滌痰開竅。 方選一貫煎、菖蒲郁金湯合滌痰東加減。 藥如生熟地各15g、山萸肉20g、玄參10g、菖蒲10g、郁金10g、清半夏10g、膽星6g、茯苓10g、竹茹10g、枳殼10g、酒軍6g。

六、痰濕蘊肺, 氣虛血瘀

症見咳喘較前明顯減輕, 但仍痰多, 常因痰而嗽, 痰出咳平,

色白或呈灰色, 質黏膩或稠厚成塊, 伴胸悶脘痞, 嘔惡納呆, 神疲體倦, 大便時溏, 舌質淡暗, 苔白膩, 脈細滑或濡滑。

治法:燥濕化痰, 降逆止咳。 方選平胃二三東加減, 藥如蒼白術各10g、陳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5g、厚樸6g、蘇子梗各10g、炒萊菔子10g、炒枳殼10g、白芥子6g。

七、痰熱壅肺, 氣陰兩傷

症見喘息胸悶, 咳嗽氣短, 痰多質黏色黃, 咯吐不爽, 或有腥臭味, 或痰中帶血, 伴口幹便秘, 心煩失眠, 乏力懶言, 舌質紅, 苔少或薄膩, 中有剝脫, 脈細滑或滑細數。

治法:清熱化痰, 肅肺平喘。 方選小陷胸湯合清氣化痰東加減, 藥如全栝樓30g、黃芩10g、清半夏10g、桃仁10g、杏仁10g、枳實10g、知母 10g、貝母10g、漏蘆10g、連翹10g、山梔子10g、南沙參10g。 若痰黃如膿或有腥臭味者, 多為合併肺癰表現, 可酌加蘆根15g、茅根15g、生苡仁30g、魚腥草30g、敗醬草15g、蒲公英15g以清熱解毒,

化痰消癰。

這些藥方只是作為在治療過程中的輔助作用, 用於平時日常生活中的疾病控制和調理身體, 出現胸悶氣短和心慌的疾病現象, 最好到醫院檢查清楚自己的致病原因, 然後對症下藥施治, 詢問過醫生以後再使用以上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避免藥物對沖, 反而沒法治好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