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專家告訴你濕疹怎麼治療:濕疹的治療宜根據患者的個體化需求, 兼顧患者的年齡、疾病的嚴重程度、部位、是否存在感染、對過去治療的反應及經濟狀況等綜合考慮。
1.尋找和避免各種可疑的致病因素:如發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類, 有魚蝦過敏者忌食魚蝦;避免熱水燙洗;消除體內慢性病灶及其它全身性疾患;保持情神愉快, 不宜過度勞累, 避免緊張。
2.內服藥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 或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療法。 如合併感染者, 應加用抗生素。
2) 抗組胺藥:如酮替芬、賽庚定、羥嗪、苯海拉明等傳統鎮靜抗組胺藥主要應用於晚間瘙癢者,
3)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 起效迅速而作用肯定, 對病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 可考慮短期用藥, 但宜逐漸減量, 以免反跳。 原則上儘量不用或少用, 尤其是兒童。
4)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嚴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 可考慮酌情選用雷公藤製劑、硫唑嘌呤等, 需密切監視不良反應。
5)免疫調節劑:重組人Y一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數或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
6)抗生素:細菌 (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繁殖,
7)其他:甘草酸二銨、抗白三烯 (如孟魯司特、紮魯司特)、沙利度胺及中醫藥等可選擇應用。
3.局部藥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 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 急性期, 紅腫明顯, 滲出多時, 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 滲出減少, 呈水皰和糜爛時, 可用氧化鋅油, 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 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製劑 :該類製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 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 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 嬰幼兒宜選用中、弱效,
2)免疫抑制劑:用於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的2歲以上濕疹患者, 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藥製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製劑 :由於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 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 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於加快控制炎症。 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藥如複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4.其它療法
對於頑固限局肥厚性損害可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
以上就是皮膚病專家告訴你治療濕疹的方法了, 通過上述治療措施, 一般能夠控制其症狀, 延長緩解期, 減少合併症, 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