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體溫好象有點高, 看樣子寶寶是發燒了!小朋友發燒時只要精神及活動力尚佳, 其實並不需要立即送醫, 家長只需隨時幫寶寶量體溫, 觀察體溫變化即可。 之後再找兒科醫師檢查, 針對引起發燒, 咳嗽、鼻水、腹瀉或嘔吐的原因來治療。
小寶寶臉紅紅的、活力、食欲都差, 是發燒了嗎?
當身體體溫大於38℃時(肛溫、耳溫), 可稱為發燒。 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 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 提醒我們 “寶寶可能生病了。 ”
許多家長會誤以為發燒都是有害的, 燒太久可能會把小寶寶的腦子燒壞掉。 但一般來說,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燒壞腦袋”, 其實燒壞腦袋的並不是單純的發燒, 而是由於小寶寶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 一般而言, 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 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 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 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再來治療, 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 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藥, 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 但無法縮減病程, 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因此, 發燒不完全是壞事!
找一找 發燒症狀有哪些?
小寶寶如果發燒, 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狀,
遇到寶寶體溫偏高, 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 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 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 約待半個小時後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 通常會有1~1.5℃的落差。 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後, 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的問題。
通常來說, 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 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 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 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 或是使用退燒藥。
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 發燒在38.5~39°C以上時, 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藥, 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 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 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 就得緊急治療才行。
生病了, 來量量體溫吧!
當家長懷疑小朋友發燒時, 就應該替寶寶量量體溫。 此外, 當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時, 媽咪也得考慮是否該給寶寶測量體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