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癌
患者大多在40歲以上, 常有長時間耳流膿病史, 且流出為血性黏膿, 往往伴有耳鳴、聽力減退和耳痛。 當面神經受累時, 患者可有同側舌前1/3味覺喪失和同側外周性面癱症狀, 還有人出現頭痛或眩暈。 晚期患者可出現頸淋巴結腫大。 腫瘤向周圍侵犯可影響腮腺區、外展神經、滑車神經、迷走神經、顳頜關節、舌下神經或副神經, 並產生相應的症狀。 耳鏡檢查可發現外耳道或鼓室內有息肉和肉芽樣新生物, 碰觸後易出血。 經病理活檢可確診中耳癌。
結核性中耳炎
患者起病較隱匿, 多繼發於肺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灶。 當鼓膜未受浸潤時, 可出現鼓膜增厚;鼓膜破壞時, 可出現鼓膜穿孔, 且逐漸擴大或呈演變為多發性穿孔。 鼓室內分泌物呈漿液狀, 可有灰白色肉芽。 患者聽力減退比化膿性中耳炎更明顯, 發展更快。 通過中耳分泌物塗片或培養可發現結核桿菌或肉芽組織, 檢查有典型的結核性病理改變時可以確診。
梅毒性中耳炎
早期症狀與分泌性中耳炎相似, 患者繼發感染時可感到輕度耳痛或出現鼓膜穿孔, 還可有持續性耳漏和臭味, 伴有耳聾、耳鳴症狀。 化驗血清反應為陽性, 當分泌物塗片內發現梅毒螺旋體或通過活組織檢查可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