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預防宮體癌的方法

子宮內膜癌屬於雌激素依賴性腫瘤, 它的發病與雌激素的關係密不可分。 生育年齡婦女的卵巢功能旺盛, 月經週期正常。 每個週期隨著卵泡發育, 體內雌激素水準逐漸升高, 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使之增生;卵泡排卵後形成黃體, 黃體可產生雌、孕激素。 孕激素, 又稱黃體酮, 它既可使子宮內膜在增生基礎上發生改變, 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 同時, 還具有限制子宮內膜繼續增生、增長的作用, 從而可防止子宮內膜像野草似的無節制的瘋長。 孕激素的這一特點, 對防止子宮內膜發生癌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育年齡婦女正處於卵巢功能旺盛的階段, 子宮內膜週期性地依次接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 子宮內膜先呈增生期改變, 排卵後接受雌、孕激素的雙重影響, 出現分泌期變化, 限制了子宮內膜的繼續增生、增厚。 由於有孕激素的保護, 育齡婦女通常不會發生子宮內膜癌。 所以, 孕激素是子宮內膜的保護神。

40歲以後, 尤其是45歲以後, 婦女逐步進入了更年期, 卵巢開始由功能旺盛階段逐漸進入功能衰退階段, 具體表現在卵巢內的卵泡逐漸退化, 漸漸失去排卵能力。 卵巢不能排卵了, 也就意味著卵巢不再週期性地出現黃體, 也不再產生孕激素。 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醫稱為崩漏)就是因為卵巢不能排卵,

體內缺乏孕激素, 導致子宮內膜無序的增生所致。

更年期婦女體內單一雌激素對子宮內膜長期刺激, 可促使子宮內膜無節制地增長, 輕則可引起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重則可誘發子宮內膜癌。 因此, 調順內分泌, 預防和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具有預防子宮內膜癌的功效。 內分泌調節的方法是很簡便的, 而且價格十分低廉, 具體的使用方法是採用孕激素週期療法:甲羥孕酮(又稱安宮黃體酮)6~10毫克(3~5片), 於月經週期的第15天開始口服, 每日一次, 連續服用10天, 停藥後3~7天行經。 孕激素週期療法就是模仿正常月經週期, 在月經後半期補充孕激素, 使增生期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內膜, 並抑制內膜繼續增長,

達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目的。

絕經後, 卵巢萎縮, 功能衰竭, 不再分泌雌、孕激素, 按理說, 沒有雌激素刺激, 子宮內膜應該不會發生癌變了。 但現實中, 絕經後的老年婦女仍是子宮內膜癌青睞的物件, 時有子宮內膜癌發生, 這又是為什麼呢?人體記憶體在三種雌激素: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 雌二醇由卵巢產生, 約一半雌酮由卵巢產生, 另一半則主要由脂肪等組織合成, 而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代謝產物, 生物活性較弱。 絕經後, 卵巢功能衰竭, 體內的雌激素主要是脂肪等組織合成的雌酮, 因此, 肥胖者過量的脂肪會合成多量雌酮, 過量雌酮刺激子宮內膜, 容易誘發子宮內膜癌。

由此可見, 更年期婦女體內性激素失調, 雌酮水準相對升高,

是子宮內膜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 月經失調, 尤其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 以及肥胖者應對子宮內膜癌引起高度重視, 應定期到醫院認真檢查, 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以防發生子宮內膜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